2016年2月27日星期六

邓睿: 小国家大格局:蒙古的全球参与

蒙古新闻
2/27/2016
美国

导读:经济上,无论是设计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还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乃至俄罗斯的跨欧亚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计划,蒙古都无疑将是重要获益者。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借用这样一句非洲谚语来形容小国处境,“大象打架,遭殃的总是草坪”。夹在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蒙古,就好像这样一块草坪。《韩非子》里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经济上对南北两邻的严重依赖的蒙古,在处理双边关系上的回旋余地并不太大。
自1921年脱离中华民国至1991年苏联解体,蒙古采取全面倒向苏联的“一边倒”政策,并在后期扮演着苏联卫星国的角色。在此期间,蒙古与中国间的双边关系完全随中苏关系的波动或亲或疏,尚无独立的外交政策。谁能想到,当年处在中苏夹缝间的内陆小国蒙古,在日后不仅为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还将成为东北亚局势的调停者和全球事务的重要参与者。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引发的地缘政治剧变为蒙古制造了一个重新定义国家利益和重塑外交政策的契机。这一次,蒙古摒弃了先前狭隘的外交思路,结束了“一边倒”的政策并跳出了“二选一”的传统政治选择题。从1994年确立“等距离外交”的方针开始,到上世纪90年代末正式实施“第三邻国”的政策,再到2015年提出“永久中立国”的构想,蒙古从地缘夹缝中逐步突围,拓宽本国的生存空间。
蒙古将发展同中俄等距离的友好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2014年8月,中蒙两国首脑在乌兰巴托签署了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同时,蒙古将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确立为自己除中俄外的的“第三邻国”,并力求同亚太地区各国维持良好的双边关系。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蒙古还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借此将本国利益与区域各国利益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挂钩,从而在巩固本国外交架构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具体实施上,蒙古将现有的国际多边机制作为其全球参与的基础平台。在诸多议题上,蒙古与联合国开展合作。更在联合国会议上为陆锁国群体频频发声。2012年,蒙古加入了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从此得以作为第57个成员国参与欧洲安全事务的磋商。在亚太地区,蒙古作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缔约国,展示了其与区域各国加强双边关系的决心。蒙古还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亚太地区各种区域合作框架中,如上海合作组织、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东盟(亚细安)地区论坛,东亚-拉美合作论坛等。此外,蒙古长期以来一直寻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希望进一步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蒙古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表现尤为亮眼。自2002年向联合国派出两名军事观察员以来,蒙古共向联合国输送5600余名维和士兵,其足迹遍及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塞拉利昂、乍得、南苏丹、西撒哈拉、刚果、埃塞俄比亚、利比亚等国。截至2015年9月底,同时活跃在全球的蒙古维和士兵共计947人,占联合国维和部队人数的百分之一,使蒙古这个不足300万人口的小国成为全球第29大维和部队派遣国。
2011年,蒙古向南苏丹派遣出第一支完全自给自足的维和部队,人数多达850名,是其维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在这一次行动中,蒙古人民军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下的战斗力,为本国赢得了声誉。当然,蒙古的维和行动并不完全出于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基于深思熟虑的现实考量。首先,参与维和行动能够提升蒙古的国际知名度,蒙古也希望借此成为区域维和行动支援的中心。其次,为增进各国间的军事互信,蒙古于2006年将原同美国联合举办的代号为“可汗探索”双边军演转变为多国参演的维和军演。
2015年,来自23个国家的千余名军官参演了以加强各国维和行动的合作和协调为主题“可汗探索”维和军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首次派遣实兵参加演习。通过主办并参与联合军演,蒙古希望同参演各国建立起军对军的职业关系,为各国提供提升维和力量的平台,增进参演各国的军事互信。另外,维和行动带来的实战经验,以及在此过程中美国和北约为蒙古提供的软硬件支持,也提升了蒙古人民军的作战能力。
除了参与和支持现有的国际机制,蒙古还发起了一系列多边对话平台,为自己在大国的谈判桌上争取到了一席之地。2014年9月,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借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4次会议之机,邀请中俄两国元首进行首次三边会谈。席间,中俄蒙三国提议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将在基建、经贸和文体各领域加强合作。今年7月,三国元首在乌法双峰会之后再次会晤,并制定了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通过制造共同利益,蒙古巧妙地将其长期面对的“大象草坪困境”转化为了连接中俄两国的契机。
2015年9月底,蒙古、日本和美国在纽约举办了由蒙古发起的第一次部长级会议,为三国在全球安全和经济事务上加深交流奠定了基础。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和促进朝鲜半岛对话的努力,近年来更让蒙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蒙朝友谊可追溯到冷战初期,双方人员高层一直往来频繁。2002年,朝方曾表示蒙古人民是其在东北亚唯一真正的朋友。2013年,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访问平壤,成为了金正恩上任后接见的首位外国元首。并且,蒙古与朝鲜问题其他利益攸关方均保持友好关系,没有领土争端等遗留问题。因此,蒙古逐渐成为朝鲜和东亚其他各国沟通的桥梁。
蒙古也利用这一优势,将自己定位成促进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公平协调人。蒙古效仿“赫尔辛基进程”发起的“乌兰巴托对话”,成为六方会谈之外讨论朝鲜问题的重要多边场所。“乌兰巴托对话”旨在增进区域互信,消除不稳定因素,从低政治领域自下而上加强区域合作。
通过组织朝韩女性领袖互访,朝韩医学交流,国际拳击赛,协调入朝的国际粮食援助等,加强朝鲜和东亚各国之间的联系纽带,蒙古进一步取得了朝鲜的信任。在六方会谈陷入停滞、朝鲜对韩国发起的东北亚和平合作倡议依然保持敌意的状态下,“乌兰巴托对话”成为了朝鲜和六方会谈其他各方保持交流的重要平台。蒙古还通过牵线搭桥,推动了日本人质事件的解决和朝日关系的正常化。
蒙古的这一系列行为,固然发自其希望东亚地区长久保持稳定与和平的真诚意愿,同时也从中受益匪浅。军事上,蒙古每年可直接获得美国提供的价值3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人员培训等。经济上,无论是设计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还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乃至俄罗斯的跨欧亚通道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计划,蒙古都无疑将是重要获益者。蒙古和日本还于近期敲定了经济合作协定的基本条款,达成了两国牛肉和汽车贸易相互关税减免的协定。
平衡于大国间,努力协调着东北亚局势的蒙古,成功取得了相对于其国力而言较高国际地位。在参与全球与区域事务的过程中,蒙古不仅为自身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相关地区的安全及和平做出了瞩目贡献。
蒙古最新提出的“永久中立国”的构想,可谓其90年代之后的外交政策与实践的总结与制度化。大象搏斗起来固然声势可怖,然而聪明的人却知道未雨绸缪,削弱乃至消除引起争斗的因素。若是借此成就一处和平,获益的又岂止是草坪呢?
(作者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目前在新加坡工作)
来源:联合早报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