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北京大学举办“中蒙人文交流新机遇与新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霍文 赵婀娜)为庆祝中蒙建交65周年暨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10日举办主题为“中蒙人文交流新机遇与新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中蒙两国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以及部分蒙古留学生60余人与会。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在开幕式致辞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国与国长远合作的基石,对促进国之相交、民之相知相亲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在探讨中蒙两国学术机构在中蒙两国交往之间,政府与民众交流之间,如何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促进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发展,增进民间社会交往与理解,为中蒙关系夯实民意基础等方面能够提出有深度、有建设性、富有成效的建议,为中蒙友谊的进一步加深再谱新章。
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巴特其其格在致辞中表示,值此蒙中建交65周年之际,两国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就蒙中双方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这对于增进两国间互信,推动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蒙中关系发展到今天,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蒙方对蒙中关系的现状表示满意。
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浩向与会者介绍了该中心十年的发展历程,她说,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作为中蒙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充分利用北大人文传统和底蕴,借助人才优势、对外交流优势以及外国语学科国别研究的学科优势,致力于推进蒙古学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互信与友谊,消除偏见与误解,实现中蒙两国“民相亲、心相通”的良好愿景及中蒙关系的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扎拉嘎的《在平行互动中开创中蒙人文交流新阶段》、国际蒙古学协会秘书长铁木尔陶高的《蒙古学现状》、蒙古国汉学家包勒德巴特尔的《蒙中关系中文化交流的地位》、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的《文化与文化翻译》、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阿伦高娃的《中蒙人文交流的新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大学教授娜琳的《内蒙古对蒙古国投资贸易》、内蒙古大学教授图门其其格的《蒙古国宗教政策及中蒙宗教界的交流》等学术论文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张爱平、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副巡视员方军、原驻蒙古国大使高树茂、原驻蒙古国大使黄家骙、外交部亚洲司朝蒙处副处长孙洪亮等出席开幕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