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内蒙古乌兰察布建14.3万平米办公楼群 被指奢华

2013年10月30日00
工程项目部悬挂的效果图。  刘立民  摄工程项目部悬挂的效果图。 刘立民 摄

  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可容12000名处级干部办公,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新建的一处规模宏大的类殿堂式办公楼建筑群,被指奢华和浪费。值得反思的是,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得建造豪华楼堂馆所的情况下,这样的建筑群何以能够一再出现?

  法治周末记者 刘立民

  发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内蒙古冬来早。10月23日,北京还是红叶烂漫的深秋季节,乌兰察布市已经寒气逼人、水面结冰了。

  自乌兰察布市政府沿察哈尔街东行4公里左右,在路北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类殿堂式建筑群,主体已经完工,许多楼门口吊着厚门帘,里面有许多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内装修。

  “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主体由我们公司独自承建,面积太大了,装修只好分给另一家公司来做。”

  在施工现场,一名头戴安全帽、自称是内蒙古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负责安全工作,尽管楼层不高,但“场面太大了,真担心出问题”。

  靠近察哈尔东大街的路边,东西两侧分别竖立着“市政府东”和“市政府西”两个19路公交车站牌,无论是现场施工的工人,还是附近的行人或者交警,甚至乌兰察布市政府的安保人员,都表示在建的这处楼群为“新市政府”。

  然而,乌兰察布市规划、城建等相关部门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却说此楼群由集宁区承建,是区党政、信访局、城投公司和市档案局的综合办公楼。

  这规模宏大的类殿堂式建筑群到底是市政府还是区政府所建?当地百姓说,其实不管是市政府办公楼还是区政府办公楼,这都是在“顶风作案”。

  今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明确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但法治周末记者在乌兰察布采访期间,听到有人强调说该楼群始建于2012年年初,言下之意不在新建范围之内。然而,记者在查阅有关文件时发现,中央对党政机关建楼堂馆所早有规定,仅1999年和2007年就下发过两次通知,对党政办公场所的占地、人均面积和建筑标准等有着严格的规定。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所辖11个旗县中有8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旗),集宁区是乌兰察布市唯一的区,人口30多万。当地百姓说,无论作为市政府还是区政府的办公场所,十几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难免有奢华和浪费之嫌。

  可容12000名处级干部办公

  东西对称,前后呼应,12栋面南背北的主楼与配楼构成几个单元,可单独成院使用,又与整个布局浑然一体。主楼高5层,墙体青石贴面,墨绿色的楼顶呈梯形,中间抬高,四周飘檐。有人说是仿宫殿式建筑,又有人说属于后现代风格,如果墙体和楼顶涂成红色,置身于其中的人很难分清是在宫殿还是在寺院。

  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这是乌兰察布市住建委向法治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平摊在5层高的楼房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很难形容。记者用随身携带的相机从各个角度都无法拍摄到楼群全景,按照国家颁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标准,即使这里全为处级干部办公,也可容纳12000人办公。

  占地面积有多大?由于乌兰察布市国土资源局拒绝采访,记者尚未得到官方的数字,但从19路公交车站牌来看,其长度就包含了“市政府西”和“市政府东”两个站牌,相当于一站地还要多,这使记者想到了北京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和“天安门西”两站之间的距离。

  为了得到相对可靠的数据,记者驱车,根据里程表反复丈量“楼群”的占地面积,结果为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计48万平方米,约720亩。

  当地人认为这里是政府办公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因为楼群的气势大,“那么高,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是政府谁敢这样建呀”?

  站在入口台阶下望楼群,只能看到楼顶。入口的正中央是50多米宽的水池,两边为17米宽的人行台阶,台阶两旁修建着花坛和一直延伸到东西边缘的苗圃。沿台阶而上,每登6级台阶90公分高就到达一个平台。平台长9米,再登6级台阶又一平台,随着逐步登高,楼群的面貌逐渐展现开来。如此7次,伴随7座水池,才到达与楼群地基平行的位置。上来后,是一个广场,离最近的一座楼也至少要再走100米。

  楼群后面紧紧依靠的,是一座并不太高的土山,上面种满树木,有500亩左右,记者原以为山是天然形成,但路边干活的村民告诉记者:“不对,山是人工堆起来的,取‘有靠山’的意思。原来有个小土包,‘上面’让把各处建楼挖地基的土运到这里。”

  据了解,楼群所占地主要为马莲渠乡小贲红村土地,小贲红村一超市老板对记者说:“占的有山地和耕地,水浇地8000元一亩(补偿),山地3000元一亩(补偿)。”记者看到,离此200多米的小贲红村,密布的民居低矮错落,与楼群形成巨大反差。

  “可高级着咧。”小贲红村村民崔某告诉记者,“新市政府”有自动清洗台阶系统,把电闸一开,水从高处平流下来,把台阶冲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流入下水道,“我在北京都没见过”。

  市政府?区政府?

  在施工现场,法治周末记者随机采访了近10名工人,都表示在装修“市政府”,甚至有人说得更详细:“市政府搬过来后,集宁区政府搬进现市政府办公。”

  工人的说法从当地一名退休法官口中也得到证实:“现在的市政府有400多间办公室,集宁区政府的所有工作人员每人占一间也用不完。”

  然而,工程的承建方内蒙古三建第七项目部刘经理却表示不太清楚,他说大概是“商务中心”,并将建筑面积缩水为6万多平方米。

  乌兰察布市规划局办公室负责人赵鹏告诉记者,这是综合办公楼,具体在此办公的有集宁区党政机关、城投公司、信访局和市档案局,记者请其提供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详细数据,赵鹏表示要请示领导后才能答复,领导目前不在。

  记者到集宁区政府求证,接待记者的一位官员说:“不可能,我怎么没听说?骑自行车从那里过也不知道在建什么楼,你到市里去问吧。”

  “新建的楼群是集宁商务科技中心。”乌兰察布市宣传部李福柱科长告诉记者,“从集宁二字就能听明白,站牌所标地名不能为准。”

  在乌兰察布市发改委投资科,记者说明来意,一位工作人员站起来说:“我带你去找马局长,他知道。”

  马局长却把记者推到办公室主任处,需要先通过办公室他才能接受采访。当记者与办公室主任“交涉”完,仅仅几分钟,马局长的办公室房门紧锁,已经找不到人了。

  事后经查询乌兰察布市发改委官方网站,马局长叫马玉峰,任能源局副局长,分管固定资产投资科。

  法治周末记者又来到乌兰察布市住建委,在主任办公室,陈永杰主任安排工程科科长康焕忠接受采访。

  康焕忠科长把新建的楼群叫作“集宁商务及科技文化中心”,所讲与规划局大致相同,但开始说市科技馆要入住,后来变成了市档案馆。康焕忠不拿任何文字材料,记者每问一个问题他都跑出去,然后回来再作答,当记者提出看项目的相关批文时,被告知“管文件的人已经走了”。

  住建委对公交站牌“市政府”三字也不以为然:“那是公交公司的问题,站牌不等于地名。”

  诚如规划局与住建委所说,项目名称是“商务科技文化中心”,但入住单位却为集宁区党政机关、城投公司、信访局和市档案馆,审批立项与实际用途已经南辕北辙了。

  事实上,乌兰察布市现在的办公楼2004年才开始启用,各种硬件并不落伍,记者在楼内发现,许多房门关着,楼道里冷冷清清,即使有开门的,宽敞的房间内也只有一两个人办公,达不到必须扩大办公场所的程度。而且,同在一地,下级政府的办公条件远高于上级政府的事情似乎也不符合情理。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两赴乌兰察布明察暗访,采访过10余个单位部门,除公交站牌让官员的解释有些尴尬外,记者竟未从官方看到关于此楼群身份的只字片文。即便施工单位,在其住所外墙贴满曾经完成的工程图片,其他项目都标有名称,唯独此项目是一幅无字效果图。

  建楼巨资由谁出?

  “这楼的规格档次太高了。”搞建筑项目的付同斌看到照片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由于记者不懂建筑,便将拍摄的楼群内外照片传给付同斌,请他来估算一下造价。

  等了一夜,付同斌传给记者一份估算表,内容包括建筑成本、装修成本、场地平整绿化等10项,总计金额7.8亿元。“我都是按最保守计算的,占地费用没有计算在内。”付先生说。

  乌兰察布市住建委康焕忠科长给出的数字是3.9亿元,“这只是土建工程,不包括装修等费用”。对此,付同斌予以认可:“差不多,装修装饰规格高的往往超过土建费用。”

  乌兰察布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曾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绝对不是国家投资,是地方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

  那么,这座“说不清楚”的楼群到底耗资几何?这笔巨资又是从何而来?乌兰察布市住建委康焕忠科长表示,承建方集宁区住建局应当清楚。

  法治周末记者在一处公园内找到“隐藏”其中的集宁区住建局,局长副局长均不在,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其他人并不知情,只有副局长卢利俊抽调在这个项目上,他已经两年不在住建局办公了。

  记者按照办公室主任提供的卢利俊手机号码拨打不接,但回短信说“正在开会”,记者发短信亮明身份和采访意图,卢未回短信,第二天打手机不接,也无短信回复。

  乌兰察布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辖的11个旗市区县中,有8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旗),花费数亿元建造这样一座高档办公楼群是否值的和必要?民众又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看挺好,新市政府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大亮点,这两年市领导把市容市貌改观了不少,我们拉着客人走在大街上也感到骄傲。”出租车司机丁师傅对记者说。

  但更多人表示,建造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劳民伤财,中看不中用,还不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地方经济和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上。

  知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无论是什么“中心”,都是市政府拿区政府做挡箭牌,最终搬进去的一定是市政府。

  截至发稿,记者仍未看到批准该楼群占地和建设的任何文件,本报将继续关注。(本文来源:法治周末)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30/002628564968.shtml

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草原牧区工业化战略有待深思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2日电 (乌瑶)12日,在“2013中国·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对草原牧区工业化大开发与生态安全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草原牧区工业化战略有待深思。
“像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这样的大草原到底该不该工业化开发(能源,煤化工等),在国内业界已成为一个激烈争论的话题。”旭日干语重心长地说。
论坛上,旭日干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简单分析草原牧区实施工业化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和与此同时付出的严重生态环境代价。
旭日干对此进行过考察。他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推动草原牧区工业化的力度越来越大。除了神华,大唐,中国黄金等大型企业集团,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也在纷纷进军大草原。
“草原牧区工业化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也获得高额利润,但也使草原付出不可估量的生态安全代价。”旭日干举例说,陈巴尔虎旗完工镇199万亩草原已全部沙化;他在走访中遇到的宝日希勒镇居民告诉他,当地地下水水位因煤炭开采下降,水井打不出水来,政府给该镇安了自来水才缓解吃水难问题。
“露天开采破坏的不只是植被,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地下水资源。根据报道,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部出现过断流。”旭日干继续说,“在煤化工项目中耗水严重成为最大隐忧。内蒙古煤炭地质资源量占26%,而水资源仅占1.6%。国有煤矿每开采一吨煤,损耗2.48吨水资源。”
“这是呼伦贝尔的问题,也是内蒙古和全国所有草原面临的问题。”旭日干如是呼吁。
“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系统,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这篇美丽的大草原。”旭日干告诉大家,这也是他们之前去呼伦贝尔考察时,同行的30多位畜牧专家的共同心愿。
论坛上,旭日干也提出了对草原保护的两点建议,一是建议牢固树立草原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建议制定草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
“由于信息来源局限性,反映的情况也许有不准确的地方,只是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旭老在最后谦虚补充。
“这对我们草原发出了非常好的,呼救的信号。”同参加论坛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李金泉如是感慨道。(完)

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全文)


20131025

华网北京102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满意地指出,近年来,中蒙关系取得快速发展,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人文、军事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持续扩大,人员往来日益活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配合。

    双方一致认为,2011年建立的中蒙战略伙伴关系是中蒙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制定并实施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有利于不断巩固 和深化中蒙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实现中蒙共同发展和人民幸福,也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 定与发展。

    双方一致同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双方建立的其他政治文件精神框架下,本着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将中蒙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为此,双方一致同意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

    一、政治领域

    (一)双方强调,发展同对方的互利关系是本国外交政策的优先和战略方向之一,同意共同致力于实现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双方相互尊重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相互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参加任何针对对方的军事、政治同盟,不缔结任何损害另一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条约,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本国领土损害另一方国家主权和安全。

    (三)蒙方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蒙方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涉藏、涉疆问题上的立场。中方重申,支持蒙古无核武器地位。

    (四)双方一致同意,保持两国领导人互访势头,在国际多边场合积极安排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经常性交换意见。

    (五)双方支持加强两国议会领导人、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办事机构等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支持两国议会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蒙古国大呼拉尔合作备忘录》。

    (六)双方进一步加强两国外交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两国外交部长相互访问,并在国际多边场合举行会晤。继续举行副外长级和外交部有关司局间的磋商与交流。

    (七)双方发展和加强两国政党和社会友好团体的交往,支持两国地方政府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八)双方积极推进领事合作,便利人员往来,切实维护对方国家公民和法人在本国的安全与合法权益。

    二、国防、司法、执法和非传统安全领域

    (一)双方保持国防领域高层交往势头,加强和完善中蒙防务安全磋商机制,增进双方互信。

    (二)双方积极推进两国军事技术领域合作,落实中蒙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协议。

    (三)积极开展两国武装力量各层面交流合作,继续举行两军联演联训。深化两军人员交流、培训等领域务实合作。

    (四)双方加强两国边防、执法部门合作与有关机制建设。积极落实中蒙政府间关于打击犯罪的合作协议,共同打击贩毒、走私、贩卖人口、有组织非法移民等跨境犯罪活动。

    (五)双方支持两国法院、检察院、公安、反腐部门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在情报信息交流、调查取证、遣返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加强合作。

    (六)双方加强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领域合作。

    (七)双方将加强防灾、减灾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地震、森林草原防火等部门间的合作,提高抗灾能力。

三、经贸领域

    (一)合作原则、目标和机制

    1.双方一致同意,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经贸合作总体思路,本着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全面深化中蒙经贸务实合作。

    2.双方决定完善两国贸易结构,支持重点领域和大型项目合作,进一步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两国贸易额快速稳定增长。

    3.双方将尽快修订中蒙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纲要,指导、规范和促进中蒙经贸合作。

    4.双方同意利用好两国政府间经贸科技联委会、矿能合作委员会等合作机制,不断加强机制建设。视需要在具体领域新建合作机制。

    5.双方将加强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有关经济主管部门与蒙古经济发展部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投资合作

    1.双方将完善相关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持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支持两国企业加强交流和往来,探讨多种合作方式和途径,鼓励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双方坚定支持环境友好型和使用先进技术的投资。

    2.双方继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双方坚决执行世贸组织规定和其他双边协议,为双方企业在对方国家投资提供必要支持,积极解决投资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双方加强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矿产资源和能源合作

    1.双方继续深化中蒙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保障图木尔廷敖包锌矿等现有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积极探讨下一步大中型项目合作。

    2.双方支持两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加强煤炭领域合作,支持企业间不断深化煤炭贸易合作,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在煤化工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并为此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融资支持。

    3.双方继续支持有关企业在塔温陶勒盖、奥尤陶勒盖等大项目中积极开展互利合作。

    4.中方支持蒙古发展矿产品本地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等民族产业。双方支持两国企业根据市场原则,在蒙古赛音山达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企业投资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5.双方进一步加强石油领域合作。加强塔木察格油田、宗巴音油田项目开发合作。蒙方为相关项目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中方支持本国企业对蒙 古建设国内炼厂提供协助,支持中蒙双方企业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按市场化原则开展成品油贸易。中方将根据蒙方需要,积极研究向蒙方增加成品油供应量的可能 性。

    6.双方继续加强电力领域合作。中方支持有关企业本着互利共赢原则,按照有关合同为蒙奥尤陶勒盖铜矿等大项目建设继续供电。双方将结合各自实际需求,积极研究在蒙合作建设煤矿坑口电厂,以及向中国出口电力等事宜。双方支持中国企业参与蒙古现有电厂的现代化改造和新建电力项目建设。双方支持两国企业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中方愿积极研究蒙方提出的亚洲超级电网设想。

    7.双方就和平开发利用核能开展合作。蒙方为中国企业参与古尔万布拉格铀矿项目提供支持。

    (四)交通运输合作

    1.蒙方欢迎中国金融机构对蒙古交通运输领域建设进行投资和提供优惠贷款。

    2.双方支持中国企业根据市场原则积极参与蒙古新铁路建设的投资和承建工作。中方愿在乌兰巴托铁路改造和复线建设方面积极同蒙方和其他方开 展双多边合作。双方将加快策克-西伯库伦、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阿尔山-松贝尔等铁路口岸及其跨境铁路通道建设。

    3.双方加强过境运输合作,支持蒙古作为内陆国将本国矿产品销往第三国,就修订1991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蒙古通过中国领土出入海洋和过境运输的协定》开展工作。双方将积极研究并推动修订1955年签订的《中蒙国境铁路协定》。

    4.中方为蒙方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建设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

    5.双方在公路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中方愿积极参与蒙境内公路建设。双方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汽车运输协定》,深化国际运输领域务实合作。

    6.双方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民用航空器搜寻与救援协议》。

    7.双方探讨扩大两国民航合作,增加两国间航班数量,增加航空入境点及开辟新航路的可能性,加强两国航空领域联系。

    (五)金融合作

    1.双方本着用于民、利于民的原则,落实好有关贷款项目,提高效率和效益。

    2.双方积极开展金融领域合作,支持各自银行机构在对方境内的经营活动。蒙方将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乌兰巴托代表处开展业务和未来发展。

    3.双方将进一步落实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规模。加强在商业信贷、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合作。

    (六)贸易合作

    1.双方决定进一步扩大中蒙贸易规模,完善贸易结构。扩大汽车、机械、轻工业品、日用品等产品的贸易。

    2.双方保障中蒙企业平等参与对方举办的各种国际竞标。

    3.双方协助两国企业积极参加在对方举办的展览会、交易会。中方今后继续积极邀请蒙古企业参加在华举行的中国亚欧博览会、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蒙俄经贸论坛等活动。蒙方提议建立中蒙经济论坛。中方愿予积极研究。

    4.双方加强海关、质检等部门交流合作,完善和加强保障食品安全和动植物检疫合作机制。

    5.双方同意进一步发挥两国实业界在经贸合作中的作用。双方支持各自企业在对方成立商会并积极开展工作,协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七)援助合作

    中方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对蒙古提供援助,加大对蒙古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双方将进一步加大在该领域的合作力度,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中方提供的援款使用效率和效果。

    (八)环保与水利合作

    1.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2.双方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蒙在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沙尘暴和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合作、污染防治、城市与农村环境管理、环境教育与公众意识、环境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3.双方加强和完善中蒙跨界环境合作以及边界水联委会机制建设,继续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边界水领域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4.双方加强相关环境信息及资料的共享,加强专家、学者、代表团互访,共同举办由科学家、专家、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研讨会、专题研讨会等。

    5.双方积极研究在戈壁熊等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开展合作。

    (九)农牧业合作

    1.双方加强在畜牧、兽医、农业技术、农业机械、人员交流与培训等领域的合作。

    2.中方愿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加强与蒙古在农牧业领域合作。

    3.双方鼓励和支持两国企业在乳制品和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开展投资、技术和贸易合作。双方积极开展合作,就相互关注的进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要求加强磋商。

    4.双方将合作加强中国政府援建的蒙古技术监督总局国家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视情举办旨在提高蒙古检验检疫官员、专家专业水平的培训班。

    5.双方将在跨境牲畜传染病防治领域开展合作,并探讨建立相关机制。

    6.双方将在化肥、饲料生产等领域开展合作。

    (十)边境地区合作

    1.双方同意根据《中蒙边界管理制度条约》尽快启动中蒙边界联合委员会有关工作,并在该机制框架内进一步加强边界管理与合作。

    2.双方共同协调统筹两国边境口岸发展,建立两国口岸主管部门间的联络协调机制,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口岸工作条件,提高口岸通行能力和效率,并视需要研究增设口岸问题。

    3.双方积极探讨在两国有一定合作基础条件的边境地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可能性。蒙方欢迎中方参与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物流中心建设。

    (十一)劳务合作

    1.双方根据本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依法为符合条件人员提供就业许可,规范劳务输出、输入渠道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妥善解决非法劳务问题。

    2.双方加强在技术工人培训方面的合作。中方支持蒙古相关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加强能力建设。

    3.双方鼓励在蒙中资企业加强蒙古当地员工培训,并与蒙相关机构开展合作。

    (十二)建筑领域合作

    1.蒙方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蒙建设事业。

    2.蒙方欢迎中国企业参与蒙古建筑原材料产业、生产、物流体系建设。

    3.双方支持建筑领域专家和科研院所间开展合作。

    四、人文领域

    (一)文化合作

    1.双方积极落实两国政府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鼓励两国地方省份和民间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支持双方商业性演出,增进两国表演艺术交流。

    2.双方商定,相互举办文化月、文化周活动。支持两国地方相互举办文化日活动。支持两国文化艺术团体参加在对方国家举行的国际文化艺术活动。

    3.蒙方支持在蒙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开展活动。中方支持蒙方在北京设立蒙古文化中心。

    4.双方支持翻译、出版对方优秀出版物,相互举办图书和音像出版物展销活动,支持双方出版机构参加在对方举办的国际书展。

    5.双方促进两国图书馆、博物馆在藏书、互办展览及专业人员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

    6.双方支持和协助两国优秀影视作品进入对方市场,鼓励双方电视台开展影视节目交流与合作。

    7.双方加强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保护、申报等方面加强协调合作。

    8.双方将加强在历史古迹、文物保护和修复以及相关人员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

    (二)教育、科技合作

    1.在未来5年,中方将通过多种渠道每年向蒙方提供不少于1000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其中本科生名额不少于200个。

    2.中方支持在蒙汉语教学,愿向蒙方增派汉语教师志愿者,愿同蒙方合作在蒙大专院校内开设汉语教师或预科班,在教材提供、编写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

    3.继续在中蒙科技合作联委会框架下,推进双边科技合作。利用中国经验,为蒙古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建议与咨询。为蒙古第一个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战略规划与政策咨询,引导中国高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业到蒙古发展。根据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共同投入资源,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

    4.通过科技代表团短期互访与交流,资助蒙古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适时启动共同资助的联合研究计划。

    (三)青年交流

    1.双方一致同意,加强青年交流,建立两国青年代表团隔年互访定期交流机制,进一步扩大交流规模。通过政党、地方、社会团体等不同渠道丰富青年交流方式。

    2.双方互办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

    (四)媒体交流

    1.双方建立两国外交部新闻磋商机制。

    2.双方隔年互办中蒙新闻论坛。

    3.双方开展新闻媒体代表团互访,为对方新闻媒体到本国采访提供必要便利。

    (五)卫生、体育、旅游合作

    1.双方将合作开展传染病防控项目,探索建立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

    2.双方加强两国卫生领域合作,支持两国相关医院直接交流合作,在东方医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3.双方加强体育合作,开展运动员、教练员交流,组织两国有关项目的运动员共同训练。

    4.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旅游领域合作,鼓励两国人民通过旅游加强对两国经济、文化、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及民族传统的相互了解,支持两国旅游业界和旅游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对方在本国进行旅游推广活动提供必要协助,推动双边人员往来。

    5.双方促进旅游产业相互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两国间开展旅游投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便利。

    五、国际和地区合作

    (一)双方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二)双方加强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密切协调与合作。

    (三)双方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加强合作。中方支持蒙方积极参与上合组织活动,支持推动蒙同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

    (四)双方在东北亚和平、安全、发展事务上加强沟通与协调。蒙方支持早日重启六方会谈。中方支持蒙方在地区事务上发挥积极作用,愿认真研究蒙方提出的东北亚安全乌兰巴托对话倡议。

    (五)双方一致同意,保持和加强中蒙俄三方磋商机制,推进建立副部级磋商机制。视需要举行三方高级会晤,进一步推动中蒙俄三国合作。

    (六)中方支持蒙方积极参与东亚合作,支持蒙以适当方式参与东亚峰会和中日韩合作。

    (七)中方支持蒙方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八)双方在大图们倡议框架内积极开展合作,致力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九)双方将在铁路、公路、天然气、石油、电力等领域研究开展国际和地区合作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        蒙古国政府总理

       李克强     诺·阿勒坦呼亚格

    0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于北京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5/c_125601589_3.htm

 


2013年10月27日星期日

蒙古总理:蒙古与中国石油达成石油勘探协议

古总理阿勒坦呼亚格(Norovyn Altankhuyag)周五表示,蒙古已与中国最大的能源生产企业达成石油勘探协议。

阿勒坦呼亚格在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说,根据这一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 PTR, 简称:中国石油)将牵头在蒙古东部进行石油勘探。

阿勒坦呼亚格说,蒙古希望明年将面向中国的原油出口量提升至80万吨(586万桶)。他说,这相当于较2013年的出口量增长38%。

据中国海关的数据,蒙古今年前九个月向中国出口了约42万吨原油,较上年同期增长43.4%。

蒙古还希望到2020年使面向中国的煤炭出口量达到20亿吨,目前该国与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Shenhua Group)正就一个边境铁路项目进行合作。

阿勒坦呼亚格说,蒙古希望与中国建立四个新的边境贸易关卡。目前蒙古与中国的边境贸易关卡只有一个。

http://cn.wsj.com/gb/20131026/bas081725.asp

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内蒙古包头食物中毒事件:又有74名学生出院

中新网包头10月25日电(李爱平云中龙)来自包头市委宣传部的最新消息,截至25日下午17时,包头回中疑似食源性中毒事件中留院观察的149名学生中又有74名按医院专家建议出院,还有75人继续观察治疗。
10月24日下午3:30左右,包头回中发生一起疑似食源性引发的师生中毒事件,当晚共有276名师生入院观察治疗,在专家组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现共有180人出院,还有75名学生继续按照专家会诊确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其他相关工作按应急预案有序进行。
同时,对留院治疗的学生,包头市教育局指定专门教师配合医院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目前学生及家长情绪稳定,引起发病的食物源专业部门还在继续排查中。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蒙、藏、维代表参加第六届全球支援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

2013年10月23日
蒙古新闻记者 NA HUO 报道


由「全球支援中国和亚洲民主化论坛」主办的的第六届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于2013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与会人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人权和民运活动人士、欧洲及亚洲政界人士,以及加拿大主要政党国会议员等百余人,在三天会议期间针对中国及亚洲地区民主化课题进行了讨论。

蒙、藏、维三方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参加会议的南蒙古代表包括内蒙古人民党主席特木其乐图(席海明),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主任恩和巴图,异议作家图门乌力吉和学者Unimunkh博士。

20日上午蒙、藏、维部分代表发言。图门乌力吉以“新殖民主义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为题 ,西藏行政中央驻欧洲华人联络官洛桑尼玛以“解决藏区问题的根本策略应该是中间道路”为题,美国维吾尔协会副主席伊利夏提 哈桑以“由『杀汉灭回』到『杀汉灭回赶哈萨口号的演变看中共的民族仇视宣传”为题,恩和巴图以“中国高压政策和南蒙古人民的反抗运动”为题,加拿大维吾尔协会主席卡尤姆 马西莫夫以“中共之后维族人的命运”为题分别发言。

三方代表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反应,引来了诸多提问互动,掀起了一次会议高潮。民主中国阵线理事潘晴先生主持该小组讨论时指出所谓的“新疆”是不久前被中国侵占的“新的疆域”,所谓的“西藏”则是“一个独立的外国”,所谓的“内蒙古”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他强调说“中国人对蒙古历史的解释是最具讽刺意味的,因为在蒙古帝国时期中国人是亡国奴。但非常令人费解的是中国人还说蒙古历史是中国历史的延续和一部分。”最后他指出中国人常说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一说是极为荒唐,因为“自古以来”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自古”到底指的是人类历史开始以来呢,还是50年前以来呢,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南蒙古代表们发言和问答时表明了对中国民主化和三方独立自决问题的立场。异议作家图门乌力吉介绍中国如何在独立的蒙古国全方位渗透之后,谴责中国人在蒙古国以行贿的方式谋取利益,从而腐化蒙古人的执政文化。对中国海外民运人士在西方自由国度里仍然回避三方独立自决问题一事他表示了遗憾。内蒙古人民党主席特木其乐图强调说“中国民主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条件”,并提议“联邦制可能是一个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模式”。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主任恩和巴图则指出“被中国侵占的这三个国家(南蒙古,土伯特和东土耳其斯坦)的利益不能为中国的民主化而牺牲。回避三方的独立和自决问题或“先谈中国民主化后谈三方独立自决”都不属于真正民主化,而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化,不接轨与人类普世民主理念”。至于南蒙古政治前途和自决模式,恩和巴图说“这是由600万南蒙古人民的意愿来决定,而不是由与会的几位个人决定。我们海外南蒙古活动人士的任务不是替我们的南蒙古人民做出一个决定或制定一个模式,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他们自己能决定自己政治前途的机会和环境”。


内蒙古人民党主席特木其乐图(席海明)在发言

内蒙古人民党主席特木其乐图(席海明)在合影中

南蒙古异议作家图门乌力吉在会上发言

异议作家图门乌力吉,哈佛博士Unimunkh,亚洲自由民主连带协会事务长古川郁绘,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主任恩和巴图

自由亚洲台藏语服务记者洛桑,美国作家电视电台主持人“中国即将崩溃”作者Gordon Chang,西藏流亡议会北美议员诺布才仁,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主任恩和巴图

Gordon Chang曾经采访过恩和巴图:点击这里收听采访

南蒙古代表和西藏代表与古川郁绘女士

日本原经济产业省副大臣亚洲和中国民主化支援会主席牧野圣修先生和恩和巴图在合影中

恩和巴图在发言

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难怪蒙古人怕成这样:中国杀手锏竟这么凶狠

2013-10-23

美国成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00年内无人可法动摇,否则就要退出亚太。中国成了,不仅东南亚,整个东亚包括日本、韩国、台湾都将因经济上的天然依存性,而瓜熟蒂落的投入中国怀抱。
  或许是煤矿吸引了这些外国人来到这片戈壁,但煤只是埋藏在这个国家地下有待开发的资源的一部分。这个牧民的国度已经开始不倦地挖掘这些资源了。蒙古不仅有可以满足中国今后50年里需求的巨大煤炭资源,还富有世界上稀缺的铜、金、铀和其它矿产资源。
  对塔本·陶勒盖的竞标竞争加剧。
  然而,蒙古虽然在地质条件上得天独厚,它的地理条件却极为不利。这个内陆国家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它的300万国民在地缘政治上面临着一个困境:每一条通向繁荣的路都要经过邻国的领土。莫斯科和北京都要蒙古为这个过境的便利付出高昂代价。
  蒙古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中国和其合作是一种友好表现,更是给蒙古面子,否则的话,中蒙边境无险可守,随随便便都能颠覆蒙古政权
  这个问题在塔本陶勒盖更是显露无遗。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未被开发的煤炭资源,距离中国边界只有225公里之遥。按说,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只和中国一起开发,反正,差不多所有的煤最终都会卖到那里。
  但蒙古却另有打算。因为害怕中国会因此赢得过分的政治影响力,蒙古政府几年来一直在由谁来开发这个预计储量在9亿吨的煤矿问题上摇摆不决。
  炼钢必须的优质焦炭资源大部分都埋藏在这里。两大竞标者分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位于美国圣路易斯州的跨国矿业巨头博地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和蒙古的联合财团以及日本和韩国的公司。
  作为蒙古长期以来的主要援助国和外交上的盟友,美国代表博地能源公司努力争取开采权。有观察者称,蒙古和美国未来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次交易的最终结果。看到奥巴马政府的算计,中国也开始在外交上不断施压。
  蒙古发生的事情更像是中美较劲,蒙古只是个战场罢了,更大的战场是在太平洋上,中美必定会有一场中等烈度的常规战争
  资源之争凸显了华盛顿和北京谋求在亚洲的影响力时形成的对立状态。可是,这还不算,蒙古还有一个混乱的民主制度,估计在周四的议会选举上就会闹到天翻地覆的地步。这又会把在塔本陶勒盖达成国际开采协议的努力搞得一团糟。
  “我们是个夹在两头大象中间的小国,”蒙古总统的矿业顾问彭查格·查干(Puntsag Tsagaan)说。“我们不可能打仗,所以只能通过外交手段来确保经济增长。”
  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得到桀骜难驯的民族主义者的支持。自蒙古脱离苏联控制以后的20多年来,民族主义者变得越来越强势。他们整天抱怨不完。每一笔政府与世界大国或者跨国公司的交易都沾染着贪污腐败的痕迹。
  蒙古媒体总是报道草原被采矿污染的可怕消息,以及牧民放弃牲畜去矿上打工的故事。地下开采上来的财富,大多数蒙古人并没有分到多少。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公司拥有他们国家的矿产资源最令蒙古人感到愤怒。很多蒙古人直到现在还对2009年的一个协议心怀不满。这份协议把奥尤陶勒盖(Oyu Tolgoi) 百分之六十六的股份给了加拿大的艾芬豪矿业集团 (Ivanhoe Mines)。
  奥尤陶勒盖有世界最大的、未经开采的铜矿和金矿。掌握艾芬豪集团多数股权的是澳大利亚的力拓公司 (Rio Tinto)。艾芬豪集团已经投入了40亿美元开发奥尤陶勒盖,并希望明年开始开矿。
  议会候选人已经把采矿权的问题变成了一个主要的竞选议题。他们承诺,这一次,更多利润会留在蒙古。立法者也已经宣布说,蒙古的一家国有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总价数十亿美元的股票时,每一名蒙古人都将获得其中的部分股权。 这家公司经营着塔本陶勒盖煤矿的另外一部分。
  但如果没有更多的外国帮助,这些矿井还是无法得到开发。奥尤陶勒盖的采矿权问题经过了六年艰苦的谈判才达成协议。蒙古官员表示,与塔本陶勒盖煤矿谈判中马蜂窝一般的乱局相比,那还算是容易的。
  分析人士称,北京几乎垄断了蒙古的出口,迫使蒙古接受比在公开市场上低百分之三十的商品价格,他们知道自己受制于中国的这种垄断。“如果中国关闭边界,我们就会饿死,”34岁的热尔博·巴特(Zolboo Bataa)说道。他是蒙古首都乌兰巴托(Ulan Bator) 一家跨国建筑设备公司的客户经理。

http://hslj.blog.china.com/201310/12340256.html

神华两公司被指污染环境 北京内蒙古法院不立案

2013年10月24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获悉,在历时一个多月的等待之后,自然之友、自然大学两家环保组织诉神华环境污染案均以“不予立案”告终。

  8月30日,北京东城区法院电话告知案件代理律师“不予立案”;9月9日,上述两家环保组织申请立案的材料被内蒙古鄂尔多斯(7.13, -0.11, -1.52%)中院拒绝签收。

  神华两公司被指污染环境

  上述两环保组织此前联合起诉中国神华(16.35,-0.41, -2.45%)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状告这两家公司污染内蒙古鄂尔多斯环境,侵害当地牧民利益。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公益诉讼。

  案件代理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环境公益律师胡少波介绍,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工神华煤制油项目,厂址设在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镇北郊马家塔村。项目两期总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500万吨,主要产品包括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等主要产品。

  神华两公司的取水点位于浩勒报吉农牧区,这是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中一片水资源集中区,距离神华生产区约100公里。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区之一,也是近些年防沙治沙工程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

  两家环保组织称,2003年至今神华两家公司先后在该水源地打了22口300多米的地下深井,2006年开始抽取地下水,日抽水量达数万立方米。

  环保组织称,他们实地调查发现,神华多年来持续抽取地下水的行为导致草原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牧民原来深30米左右的水井均已废弃,新井需深挖100多米才能稳定供水。

  此外,当地地表水体面积明显缩小,季节河流和湖泊减少,人工湖面、湿地消失;沙丘活化,草原沙漠化面积扩大;地表植被、草场大面积衰退;农牧民生产生活受严重影响。

  两家环保组织在立案材料中称,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向厂区附近河道和沙地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在距离被告生产区500米左右的沙地上已形成一片大面积的废水渗坑,废水经检测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解焱等专家到神华取水区浩勒报吉农牧区现场勘查。出具的《专家生态影响评估意见》认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在其厂区附近排放废水导致土壤可能受到污染,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下降明显,并进而引发取水区植被退化、沙丘活化、地表水面积下降等生态问题。

  解焱表示,非常支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称不应限制公益诉讼

  上述两家环保组织请求法院判令神华两家公司停止向沙地排放废水,并对其已经排放到沙地形成的废水渗坑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判令神华两家公司停止从鄂尔多斯浩勒报吉水源地抽取地下水。

  新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了公益诉讼,实施已将近一年。对于上述两家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不予立案一事,北京东城区法院表示,虽然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究竟什么样的原告能提起环境诉讼,目前尚无司法解释。

  胡少波对记者说:“公益诉讼虽然已有了规定,但目前还是一个死的法条,该规定应该通过个案在司法实践中被激活。”

  在昨日的“神华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教授、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王灿发认为,法院以民事诉讼法第55条来拒绝这一诉讼依据不充分。“本来是鼓励公众参与的条款,反而起了限制作用。”

  “环保法三审修订草案限定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组织符合条件,而不是把每一个人都动员起来,是无法真正解决环境问题的。”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授、诉讼法学研究院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主任肖建华认为,禁止和限制不是环保的出路。

  就神华两公司合法取水行为导致生态破坏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教授曹明德认为,案件涉及的神华两公司合法取水,只是行政上的合法性,但由此若产生的公共环境和个人财产的损害,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31024/020017090983.shtml


内蒙古包头240多名中学生疑似食物中毒

2013年10月24日22

  新华网包头10月24日电(白冰、张丽娜)据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府的消息,24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回民中学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相继有240多名学生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目前大部分学生经检查治疗后回到家中,部分学生留院诊查,学生暂无生命危险。

  包头回民中学位于包头市东河区,此校搬到新校址刚一周时间,全校有4000多名初中和高中学生,大部分为汉族学生。24日中午,全校3000多名师生在学校食堂6个灶就餐,其中在3号灶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据了解,当时3号灶有383次划卡就餐次数,到当日下午3时30分许,在3号灶就餐的师生多人陆续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后有240多人陆续被送至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市第八医院、包头蒙中医院检查治疗。

  事件发生后,包头市卫生、教育、公安等部门已对3号灶做饭人员进行控制,并正在展开调查。对当日3号灶就餐的所有人员正在逐一排查并送往医院接受观察、治疗。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24/221528524257.shtml


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内蒙古科尔沁通辽发现百年老照片[组图]

内蒙古通市集报爱好者包,在前几年的一家旧书摊上偶然到一册《沿线写真帖》珍藏至今。《沿线写真帖》是于1917年,即日本大正六年五月,在日本京府荏原郡人新村不人斗八七五“写真制版所”的平井制作,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编辑。 《沿线写真帖》集22.2厘米,15厘米方形硬皮装本,主要内容由1906年至1917年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中国北广泛从事政治、事、经济、能源交通、文化、人力等侵略活的黑白照片326幅。

 

 

 

 

 

 

 

http://www.northnews.cn/2013/1016/1422048.shtml

 

蒙古国总理说蒙中经贸合作将上新台阶

2013年10月20日

  新华网乌兰巴托10月20日电(记者王宁)即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蒙古国总理诺罗布·阿勒坦呼亚格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两国将在经贸、政治、安全等多领域加强合作,双方经贸合作有望迈上新台阶。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阿勒坦呼亚格将于本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蒙古国新一届政府组成后政府首脑首次访华。阿勒坦呼亚格表示,蒙中双方将进一步规划战略伙伴关系的近期和中期路线图。

  谈及未来两国合作关系,阿勒坦呼亚格表示,蒙中两国即将制定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将在包括经贸、政治、国防、安全等在内的多领域加强合作,尤其在经贸领域,两国的合作有望迈上一个新台阶。

  阿勒坦呼亚格认为,蒙古国位于亚洲和欧洲大陆的连接处,通过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建设,能将中国与欧亚各国紧密联系起来。蒙古国支持中国加强与中亚国家经贸联系,蒙古国也将积极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阿勒坦呼亚格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家选择投资蒙古国。他说,蒙古国税率较低,本月国家大呼拉尔(议会)通过的新投资法将有助于稳定税收水平和投资环境,企业家大可打消对蒙古国投资环境多变的忧虑。

  2011年6月,中蒙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达到66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http://intl.ce.cn/sjjj/qy/201310/20/t20131020_1641028.shtml


蒙古国举办第二届大学生汉语歌唱比赛


    新华网乌兰巴托10月19日电(记者王宁 丛杰)“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由中国国家汉办主办、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中国好歌曲、蒙古好声音”第二届大学生汉语歌唱比赛悠扬开唱。

    无论是动感十足的《最炫民族风》《牛仔很忙》,还是悠扬舒缓的《烟影如画》《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蒙古国大学生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好歌联唱,用歌声彰显自己的汉语水平和对中国音乐的领悟。

    “是谁在呼唤我儿时的名字,是谁还在风中静静遥望,我还是站在这无边的草原上,告诉妈妈孩儿要去远方……”来自朝鲜的文彦京是蒙古国民族大学二年级学生,她用一首《遥远的妈妈》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我跟随父亲来蒙古国学习汉语已经两年了,我想念平壤风景和妈妈做的美食,也思念奶奶和弟弟。”文彦京告诉记者,“我平时喜欢听中国歌曲,最喜欢的明星是中国的黄晓明,希望将来我能在朝鲜做一名汉语教师。”

    这边舞台上歌声悠扬,候场的选手则在礼堂外加紧温习排练。蒙古国国立大学大四学生娜拉用手机伴奏练习中国歌曲《勇气》,“我喜欢中国的爱情歌曲,周杰伦和林俊杰都是我的偶像。”

    娜拉还分享了她学习中国歌曲的经验:“先理解歌曲含义,之后背诵歌词,最后跟随旋律演唱。”舞台上的娜拉声音高亢嘹亮,将《勇气》演绎出洒脱豪迈之感。台下娜拉的父母跟随女儿的歌声轻轻鼓掌。娜拉的父亲也曾在中国学习汉语,娜拉说,“我父亲最喜欢的歌曲是《北京欢迎你》”。

    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朱军利介绍说,这是孔子学院第二次举办汉语歌曲大赛。“这不仅是比赛,更像是场聚会。去年有24个节目参赛,今年则吸引了10所大学的80多名学生,经过初选67名选手演唱了41首歌曲。希望能以歌会友、以歌促学,活跃学生们的汉语学习生活。”

    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每年承办十余场文化活动,通过歌曲大赛、诗歌朗诵、作文征集、硬笔书法、学术研讨等多项活动,为蒙古国师生学习汉语营造浓厚的氛围。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19/c_117787736.htm

内蒙古阿盟举行反恐应急演练 出动军警1000余人

20131018


“启动反恐应急响应!治安、刑侦、交警、特警、消防各行动组注意,请迅速集结包围,彻底歼灭。”1016,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阿拉善盟“猎鹰一号”2013年巴彦浩特地区反恐应急演练拉开序幕。

此次演练共出动军警队员1000余人,车辆78辆,枪械353支,直升机和警用航拍无人机首次亮相阿盟,是近年来阿拉善盟组织开展的规模最大,参演部门、人数最多,装备展示门类最为齐全的一次大型反恐应急演练。(内蒙古晨报)

在演练中,一家化工厂区模拟被武装恐怖分子袭击。第一组演练通过LED电子屏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演示了先期处置的情况。自治区公安厅通报我盟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盟公安局,有10名暴力分子携带武器潜入阿盟境内,盟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立即成立联合指挥部,部署安排工作,协调各处置力量参与处置。通过情报搜集,确定了10名恐怖分子的藏匿地点,联合指挥部下令实施抓捕,行动中击伤、击毙5名恐怖分子,其余恐怖分子驾驶车辆驶入一家模拟化工厂区。(中国阿拉善盟网)

第二组演练中,5名恐怖分子劫持数名工人,引爆了生产车间的设备。盟公安局立即加派警力加强封控,防止恐怖分子脱逃和制造更多的恐怖活动,并派出无人机观察现场情况。联合指挥部派遣谈判专家与恐怖分子谈判,与此同时,武警突击队员迅速隐蔽进入攻击发起位置。当谈判失败,突击队员接到命令果断发起攻击,相互协同,多点突击,同恐怖分子展开激战后,成功将这伙恐怖分子制服。(中国阿拉善盟网)

第三组演练,盟公安局经过审问得知,化工厂内有一枚尚未引爆的爆炸物,联合指挥部立即指示进行搜排爆作业。警犬及时搜索到了可疑的爆炸物,武警排爆分队对可疑爆炸物进行了成功拆除。第四组演练是开展抢险救援行动,成功将受困人员救出,并利用直升机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输送,扑灭了化工厂区的大火。(中国阿拉善盟网)

图为演练现场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网站

 

图为演练现场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网站

 

图为演练现场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网站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10/18/c_125560255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