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星期一

內蒙古文革大屠殺實錄:蒙古族不過是中國人的奴隸而已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沒有墓碑的草原

1.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
提到蒙古,總有很多幻想:壯麗的大草原,男孩女孩帥氣騎著馬兒奔馳,彷彿天地再大也不怕似的,有時候竟也羨慕起他們那自由自在生活。
但如果你了解這段歷史 ── 曾經在那個清算與鬥爭的年代,身為「蒙古人」,竟是苦難的唯一原罪。欣羨是否會依然留存?
中共如何迫害蒙古人、文革爆發後,蒙古青年如何被肅清?內蒙古草原為何會化作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原野?故事太悲傷、畫面太驚人,想了解的朋友,自己進來閱讀吧。
2.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想了解西藏和新疆的問題,你可以讀王力雄的《天葬》和《你的西域,我的東土》。關於蒙古,獲第十四屆司馬遼太郎大獎的《沒有墓碑的草原》會是首選。
小提醒:如果你最近的心情有點 down,這本有些沉重的書值得買,但建議晚點看(但如果是看到別人悲苦,幸福感就往上增的人,不在此列)。
3. 推薦指數:★★★★☆
1204
  • 本書書摘:〈滿洲國培養的「辛德勒」〉
筆者在自治區進行文革歷史的田野調查時,聽到許許多多的故事。關於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金久鬥的故事,格外光彩奪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他醫術高明、妙手回春,曾長期擔任過烏蘭夫的專職醫生。
金久鬥馳名草原,人們敬重他,不僅僅因其懸壺濟世、仁術仁心,更由於他在大屠殺的風暴中,冒著生命危險,救助了一萬六千餘名飽受蹂躪、劫後餘生的蒙古「犯人」。
他將被冠以「分裂祖國的『內人黨 』」及「日奸」等罪名的蒙古同胞們,以重病需要治療之由轉移到內地各醫院。他充滿勇氣和智慧的行動一直持續到被當局發覺嚴禁為止。因而,他的經歷可以與「二戰」中保護猶太人免遭納粹希特勒屠殺的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的行為媲美,在瘋狂的紅色恐怖時代,他本人已身處逆境、朝不保夕,卻如此體恤蒼生,為「內人黨」員暗鑿求生之道,不啻是引火燒身,但他卻處之泰然,柔腸剛義。他不懼、不恐、不驚的故事作為《辛德勒的名單》的蒙語版,在草原代代傳頌。
2006 年 8 月 28 日,經內蒙古大學黨委副書記、著名的蒙古學者俄尼斯的引薦,筆者在俄尼斯的公寓拜見了金久鬥。俄尼斯收藏著很多蒙語手抄謄寫本古籍。無疑,他也是一位文革的受難者。遭受刑訊逼供和非人的拷打之後,他得了敗血症,生死未卜的關頭,正是金久鬥果斷地將他轉送到上海的醫院,採取了緊急治療措施。
「金久鬥醫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俄尼斯無語凝咽,感慨萬分
文革中被毆打得右目失明、右耳失聰的金久鬥由上小學的孫子引著,出現在俄尼斯的客廳。他滿頭銀發、盡顯滄桑、人德英質、生性峭直、浩曠至境,不有真力之風采,焉能臻此也。
金久鬥出生於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九歲喪母,從小在父親的雙倍撫愛之下長大。他的父親也是九歲喪母,父親的繼母只肯讓自己的嫡出上私塾,父親卻被打發去放牧家畜,幼小的心靈飽受心酸的歧視。父親將全部希望寄托在稚童金久鬥身上,金久鬥才八歲,就進入了國民小學識文斷字。
畢業後金久鬥升入滿洲國興安軍官學校。這所綜合性軍事學校設有「蒙古預科」和「日本預科」課程,上課和軍訓全部都使用日語,畢業生都成為滿洲國的軍人精英。
當時蒙古教官中有阿思根大佐、包玉琨少佐等人。阿思根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後來與哈豐阿一道成為「內人黨」的核心領導者,並擔任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副司令員。而包玉琨卻於 1945 年末前往張家口,代表東蒙人民自治政府與中共交涉協商,1946 年秋在歸途中遇害,至今他的死還是一個謎。
1939 年夏,在呼倫貝爾草原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了一場「諾門罕事件」,又稱為「諾門罕戰役」。日本關東軍與蘇蒙聯軍交火,使得日本失去近兩萬兵力,日本軍部「北進派」吃癟,戰略上改為南進中國本土。
內蒙古士兵作為滿洲國興安軍的士兵也參加了諾門罕之戰。戰爭大爆發之前,阿思根、包玉琨秘密召集興安軍官學校學生,告誡他們:「日本人低估了俄羅斯人的實力,他們那邊也有很多蒙古同胞參戰,我們蒙古人不打蒙古人!」
東蒙的蒙古人從清代開始就與邊界接壤的俄羅斯人你來我往,接觸較多,基於生活經驗,他們能看清雙方戰鬥力的對比。
聽到阿思根、包玉琨的肺腑之言,又親眼目睹「諾門罕戰役」中日軍的慘敗,金久鬥漸漸對未來的從軍之路動搖起來。恰在苦惱之際,姐姐因產後出血過多而死。這個沉重打擊使得金久鬥經過認真思考後做出人生的選擇:
「我下決心,不拿武器,而是拿近代醫學來拯救蒙古人民!」金久鬥回憶道。
由於金久鬥成績出類拔萃,脫穎而出,他從興安軍官學校轉進哈爾濱陸軍軍醫學校。哈爾濱是一座由白俄流亡者建成的充滿異國情調的美麗都市。
「做夢都沒有想到,在這裡學到的醫學知識,十幾年後能運用於救助大屠殺危險之下的蒙古同胞啊!」金久鬥欷歔不已。
– 文字摘自《沒有墓碑的草原
  • 關於本書作者楊海英:
蒙古名字為「俄尼斯.朝格圖」,蒙譯日文名「大野旭」。1964 年生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學日本語系。1989 年赴日本留學。修完了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綜合研究大學院的博士課程,獲博士(文字)學位。現為日本靜岡大學教授。
(資料來源:八旗文化,圖片來源:Recuerdos de Pandora,CC Licens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