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水库泄库引来罕见草原水灾
9日,伊敏河镇的两辆拖拉机被淹没在洪水中。(记者 邹俭朴 摄)
15日,受灾群众在伊敏河镇的安置点内就餐。 (记者 张玥 摄)
5月6日,因上游来水过大,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红花尔基水库紧急泄洪,目前造成下游鄂温克族自治旗(以下简称鄂温克旗)、海拉尔区1人失踪,近万人受灾,牲畜死亡失踪近5000头只,成为当地1998年以来罕见的水灾。《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除天灾之外,水库泄洪时机不当、撤离通知不到位、行洪区内私搭乱建、干部群众思想麻痹等并不罕见的“人为因素”,也是造成这场严重灾情的重要原因,更应引起反思。
不少居民未接到撤离通知
鄂温克旗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全长390公里的伊敏河自南向北贯穿其境。近日记者在受灾最严重的伊敏河镇小屯居民区看到,大部分房屋浸泡在水中,有的甚至快要没顶。在以牧业为主的伊敏苏木(苏木即乡),由于没有足够时间转移,一些牛羊被困在水中高地,水务部门只能用冲锋舟送去草料。
采访中,鄂温克旗的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这次水灾“人为因素”大于天灾,首先是撤离通知没有做到人所尽知。一些居民对记者说,泄洪前并不知道撤离的消息,因此水进村后只能把人撤出来,有的连人都被困住了。小屯居民张守成就表示,洪水进村的时候,他还在市场上卖猪肉,听到消息赶紧往家里跑,一直在家的妻子也没接到相关通知。
呼伦贝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石乙澍说,防指5月6日接到水库泄洪的申请后立即进驻,随后就向市政府报告要求下游撤离。近40个小时后,洪水才到达伊敏河镇,村民应有足够的时间撤离。
但是不少群众向记者反映,撤离通知有的是电视通告,有的是上门发通知单,但是有人因不在家或者没看到电视,根本不知道来水的消息。水库下游第一站红花尔基镇居民王昌平说:“我就因为没看到电视不知道要泄洪,事关老百姓生命财产的重大事情,这样的通知方式很不负责任。”
记者同时也了解到,因为过去几年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有一些村民得知了消息却不以为然,没有提早预防。
“谁也没想到今年水这么大,往年放水都是一点一点放,今年好像一下子全放下来了。”伊敏河镇居民闫丽娟说,前年红花尔基水库泄洪,政府也曾通知居民撤离,但当天晚上水就撤下去了,什么危险也没有发生。
其次是汛情预警不足。早在4月25日至27日,这次洪灾中受灾的伊敏苏木、锡尼河东苏木等地就有6个嘎查(嘎查即村)就相继发生融雪性灾害,约100多户居民房屋进水,受灾人口400人。
伊敏苏木阿贵图嘎查农民尤向阳因此就对记者说:“这次洪灾的问题在于,他们对汛情预判不准。上游山里的温度和下游差不少,前几天温度升得快,下游雪化后水就很大,应提前预判到山里可能来更大的洪水。但事实上,通告里并没告诉村民洪水这么大这么急,而且村民家里的东西、牲畜和草料也没人安排地方转移,我们都以为像以前一样避一下就行,哪知道能淹成这样。”
石乙澍的解释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说,去冬降雪量一些地方超过往年2.5倍,防指今年多次发布预警,但是由于水文测量技术无法准确测量雪量,更没有预料到气温短时间急剧升高,上游会有这么大的来水,造成水库水位急剧上升而不得不泄洪。
行洪区内建起民房成隐患
此次洪灾伊敏河镇小屯区735户均不同程度被淹。“小屯区大部分就在行洪区内,洪水来了它肯定被淹。”伊敏河镇一位干部的话解释了这次“天灾”的必然性。
1976年,当地发现煤矿,随着企业的进驻,1988年成立了伊敏河镇。伊敏河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收益都特别好,当地的华能伊敏电厂又有很多打工的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在这里安家。以小屯区为例,本地户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来自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周边旗县。
但是,由于管理跟不上,不少外来户在行洪区内私搭乱建,带来了安全隐患。伊敏河镇党委书记李洪庆说:“小屯的一些居民在家里就能看到河槽,来了洪水能不淹吗?”
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水电公司副总经理马旭东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2009年水库截流以来,行洪区内又新建了不少居民房和旅游点。
行洪区内建房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光本身肯定被淹,影响泄洪,对下游造成威胁,而且破坏植被,影响整体的生态环境。
既然存在诸多隐患,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治理呢?石乙澍说,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禁在行洪区内盖房,也不能种植过高过密的植物,但却没有赋予防汛部门执法权,只能靠地方政府管理。
但事实上地方管理又相对滞后。据李洪庆说,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旗政府一共组织过4次清理搬迁行动,简直就是和居民斗智斗勇,但没有一次成功。1999年,他参加了一次搬迁动员活动,居民们“白天放炮,晚上点火”,轮流值班放哨与政府工作人员对抗。
“居民在路口设置铁丝网,在路上埋铁钉,那阵势就像当年对待敌人一般。”李洪庆说,几次动员无果,政府也只能妥协,本着“只要不出事”的原则,动迁的事就这样被搁置了。
此次洪灾被淹,小屯区必须整体搬迁,但无论是过渡安置还是整体搬迁,目前看来仍是困难重重。
记者采访时发现,即使很多房屋倒塌、被淹,小屯区居民仍然不愿意搬迁。“往哪搬?地都在这,搬走了怎么生活?”居民闫丽娟说。她的婆家上世纪80年代末就在小屯居住,家里开垦了15亩地,盖了砖房,养了牲畜,如今一家三代人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让他们放弃家园,实在难下决心。
“前些年政府也组织过搬迁,让我们搬到20多里以外的五牧场去,啥也没有,搬去那干啥?”居民徐树珍说,政府虽然组织过搬迁,但搬迁地点远离乡镇,尤其是离华能电厂太远,打工不方便,而且说是搬迁,他们原有的房屋、土地、牲畜的棚圈等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搬。
李洪庆说,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户籍都不在本地,计划生育、土地划分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一直难以拿出完善的搬迁方案。转移是容易的,但对于已经形成20多年生活习惯的居民来讲,如何帮助他们延续原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很困难。
群众损失重 安置面临困难
张守成家里养了300多头猪,洪水来时他没来得及转移出来,他总想着回去看看他家的猪是死是活。5月12日,他偷偷返回灾区家中,直到救援人员赶来才将他救出。
张守成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念叨“没了,全没了。”张守成养的320头猪只剩下20多头,在水里泡了几天后已经奄奄一息。曾经让人羡慕的小康户如今所剩无几。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受灾群众都和张守成一样蒙受了巨大损失。闫丽娟和婆婆、小叔家的房子都被水淹了,虽是砖房,但经过几天的浸泡,恐怕水退了也难以居住,家里的电器、农机也基本报废。
“我看水退了点,能不能让我进去拿点东西?我把机械搬出来就行,再泡就不能用了。”居民王桂荣几乎每天都要向负责警戒的警察央求。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我就想拿点东西减少损失,哪怕抢救出来两条被子,晾一晾也能用啊!20多年攒起的家当,就这么没了,从头开始不知有多难。”
随着时间的延续,受灾群众的怨气也逐渐累积,而且大部分针对红花尔基水库:“都是修水库闹的,以前哪有这么大的水?必须得给个说法。”
记者在互联网上也发现,不少网友都存在质疑,称水库泄洪造成洪灾肯定是责任事故,要求水库和政府给受灾群众说法,给予赔偿并追究相关人士责任。
随着上游泄量逐渐稳定,下游洪水慢慢退去,灾情进入稳定阶段,但是当地面临的困难也许才刚刚开始。
据马旭东介绍,为保下游安全,目前水库的泄洪量为每秒181立方米,进出水量基本保持平衡。照此速度推算,预计需要1个月左右才能让水库水位回到汛限水位,短期内受灾群众很难回家居住。
李洪庆告诉记者,目前,在伊敏河镇设置的5个安置点中,只启动了伊敏河镇第一学校,共安置了150多人,更多的受灾群众选择投亲靠友。但由于学校还有学生上课,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在亲戚朋友家长期生活。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更多受灾群众来到安置点。我们另一个比较大的安置点距伊敏河镇有十几公里远,受灾群众都不愿意去。”李洪庆说,进入夏季,天气会越来越热,无论是住在安置点还是在草场上搭建帐篷,都非长久之计。
另外,即使洪水退去,被洪水浸泡多日的房屋也未必能居住,受灾群众必须面临更长时间的评估、重建甚至整体搬迁过程。
从临时安置到整体搬迁,小屯区的受灾群众还要面临一段过渡安置期。“救灾结束,我们马上要面临的工作就是受灾群众财产损失的核算和赔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并且在搬迁之前,如何实现过渡安置,往哪里安置,我们也没有具体的方案,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恢复面临很大的困难。”
李洪庆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到了10月份,呼伦贝尔地区就可能迎来第一场雪,准备迎接冬季,到那时如果还不能让受灾群众有一个固定居所,那么将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另外,这次灾情逐渐平稳,但是防汛的压力仍然很大。马旭东表示,如果再赶上持续降雨天气,难以预测是否会发生新的灾情。
调查显示:水库建设轻视了民生目标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旗镇嘎查不少干部群众都对水库建设存在质疑。伊敏苏木毕鲁图嘎查支部书记巴音孟和就表示,水库并没有给村民带来福音,相反还造成了这么大的水灾。记者调查到的一些迹象也显示,水库建设更多是从企业利益出发,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民生目标。
红花尔基水库始建于2007年,2009年截流蓄水,2012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水库以供水和防洪为主,兼顾发电、防凌、灌溉等功能。据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水电公司副总经理马旭东说,水库主要是向下游华能伊敏电厂和神华鄂温克电厂供水,正因为水库的存在,国家有关部门才最终批复了伊敏电厂三期的湿冷方案。水库设计供水能力年供水8750万立方米,但去年以来由于下游用水需求不足,实际供水不到1500万立方米,水电公司至今已亏损4800万元。
尽管马旭东一再表示,水库在这次洪灾中承担巨大风险发挥了消峰和错峰的作用,但鄂温克旗一位领导对记者说,旗里没有什么工业,近年来伊敏河也没有洪水,所以自身不需要建设水库,水库就是企业为了发展需要申请立项的。对水库而言,攒水就是攒钱。因此,水库面对春汛预警还一直蓄水,在洪峰即将到来前只用三台小水电机组泄流,降低了水库的调蓄能力,引发后面更大的洪灾。“就像一桶水,一点点倒出来和一下子全倒出来,能一样吗?”
记者还了解到,伊敏河下游没有完整堤防。水库设计抗洪能力百年一遇,伊敏河鄂温克段部分堤坝标准只达到十年一遇,一旦水库泄洪,根本无力防护。在没有加强下游堤防建设的情况下,空谈上马水库对抗洪能力的提高,忽视泄洪的可能,结果正式使用不到一年,水库泄洪便带来了下游的灾难。
目前,水库泄洪后也依然潜伏着很大的隐患。据马旭东说,水库的泄洪设计要求是闸门全开,但呼伦贝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考虑到下游的实际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逐步开启闸门泄洪,使闸门长时间受到洪水冲击,对闸门结构极为不利。如果对闸门造成永久损伤,使其不能控制启闭,将对整个汛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张云龙、邹俭朴、张玥采写)
重灾区的不少地方仍汪洋一片
洪水进村已经十多天时间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以下简称鄂温克旗)受灾最严重的伊敏河镇不少地方仍然汪洋一片,不断有水向沿河的苏木乡镇蔓延。
伊敏河镇小屯区居民张守成每天都会爬上火车道,因为站在那里能远眺自家被水淹的房屋。
“能不能给我个橡皮艇,让我进去看看家被淹成什么样了,我那300多头猪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谁能帮帮我,让我看一眼就行。”张守成不停地央求着救援人员。
张守成曾是小区里人人羡慕的富裕户,然而一场大水,让张守成的“小康梦”破碎了。
“我正在市场卖猪肉,听见有人喊家那边来水了,什么都顾不上就往回跑。”一场大水汹涌而至,张守成跟着人群跑回家里,把媳妇和孩子送到相对安全的高地,等到他再想回去转移猪群的时候,水已经没到他的胸口了。
“自打1998年以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当时,媳妇和孩子在家里吓得不知该往哪里去,水已经没到小腿了,等到我趟着水把他们娘俩送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张守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有些后怕。
与张守成一样,67岁的杨玉花也是每天都要来看看,虽然那间她住了20多年的房子已经被水冲塌。“政府给我们安置了住所,但是家没了,什么也没了。”
家园不复存在,居民们更多的是心疼和无奈,即使那些天外面阴雨不断,人们仍然徘徊在被淹的房屋边不愿离去。
洪灾发生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两级党委政府迅速调动水利、武警、公安等部门开展救援。
伊敏河镇沿河两侧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鄂温克旗公安民警第一时间帮助居民撤离现场。
当时,河水水深瞬间急速达到一米多且继续呈上涨趋势。群众被突如其来的汹涌河水惊呆了,孩子的哭声、妇女的惊吓声混作一团。危急关头,救援人员往返10余次,连续奋战5个小时,让妇女儿童、老人先行撤离,再由民警与年轻力壮的男子共同将牲畜驱赶至安全地带。
9日中午12时许,伊敏河镇第一学校东侧有一位已经身处安全地段的老人偷偷回家中取物品被困,处境十分危险。几位公安民警一边在岸边大声喊叫稳住被困老人情绪,一边用绳索拴在自己身上趟水营救,历时2个多小时,终于将老人成功救出。
据不完全统计,灾情发生后,鄂温克旗投入救援人员近13000人次,解救被洪水围困人员32人,对主要受灾地区进行卫生防疫消杀31次。
从8日上午开始,鄂温克旗政府设立了登记处,为受灾群众做财产损失登记。
赵冬梅被临时抽调到登记处,仅8日一天,她就接待了200多人。顾不上吃饭上厕所的她悉心为受灾居民登记。“老乡们损失很重,他们把家里一扇门窗、一条狗、几只鸡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也尽量详细地为他们登记损失。”
伊敏河镇第一学校是受灾群众最多的一个安置点,《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这里看到安置点的棉被、食物等救灾物资比较充足,受灾群众互相诉说着谁家损失多少。
65岁的徐树珍带着外孙和儿子住在这里。她说:“每天中午和晚上可以去学校的食堂吃饭,两个炖菜和馒头,管够管饱,挺好。”
在华能伊敏电厂的草坪上,记者遇到了闫丽娟一家。洪水虽然淹没了房屋和15亩地,却没有把他们家的牛冲走。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5月11日,她家的46头牛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目前在这里放养。为了放牛,一家人就近搭起了帐篷。
记者看到,4平方米大的救援帐篷中,只有一张借来的铁床,上面堆着临时买的被褥,两捆饲草当桌子,上面放着干粮和咸菜,帐篷里明显有一股发霉的味道。闫丽娟告诉记者,由于接连遇到阴雨天气,外面下大雨,帐篷里下小雨,到了晚上更是阴冷潮湿。
“受灾的居民可以到安置点吃饭,但是离我们放牛的地方又太远,来回折腾不起,只能买点干粮咸菜每天对付。家里6口人三班倒轮流值宿看着这些牛,这是我们的所有家当了。”闫丽娟说。
据了解,目前鄂温克旗已集中安置受灾群众800多人,临时安置3757人,已调拨救灾帐篷、蒙古包171个,发放棉衣、棉被1000多件套,调拨牲畜饲草料170多吨。据鄂温克旗副旗长武奇说,群众安置问题基本解决。
来源: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05/20/content_445657.ht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