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星期五

论匈奴、突厥、蒙古的关系

蒙古新闻
10/09/2015
美国

编者按:在中国,尤其在南(内)蒙古史学讲坛上承认蒙古高原是匈奴的故乡,但蒙古人和匈奴无关,是东胡的后裔。这不是史学而是政治。中国试图把蒙古人在蒙古高原的历史缩短,以此来达到树立蒙古高原并不仅仅属于蒙古人的历史观的目的。而在蒙古国,从高校的讲坛到一半科普读物,都把蒙古人的历史从匈奴开始写。这也是他们摆脱苏联统治后才开创的局面,对蒙古国而言这是历史,也是政治。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蒙古天骄吧,作者应该是 wuenqi 1968 ,但没有找到原文。我们转自共识网。值得一读。文章也有我们不认同的观点,比如“ 成吉思汗健在的时候蒙古民族并没有形成” 等。


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帝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


2006年,在法国遗传学家ChristineKeyser-Tracqui的名为"PopulationoriginsinMongolia:geneticstructureanalysisofancientandmodernDNA"的研究当中,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贵族尸体与现在蒙古地区的蒙古人群体,以及现代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人群体进行的Y染色体、线粒体、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分析。结果表明,古匈奴和当代蒙古人为延续世系,而现代土耳其人与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

匈奴国末期被自然灾害、内斗折磨得逐渐衰败,此时四周长期受匈奴欺辱的鲜卑、汉朝、乌孙、丁零、乌桓热火朝天地进行反攻清算,鲜卑成为攻击匈奴的主力。公元46年,由于鲜卑和其他民族长年地进逼,加上内乱不断灾荒不绝,曾经雄踞朔原的北匈奴被迫败退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和阿尔泰山地带。其后奄奄一息的北匈奴又屡屡惨败,最后由鲜卑国在匈奴国的原有领土上建立了强大的鲜卑国,60万匈奴人融入鲜卑国,另有一部分匈奴西迁。

2007年的另一项名为"GeneticanalysesontheaffinitiesbetweenTuobaXianbeiandXiongnupopulations"的研究中,遗传学者用拓拔鲜卑的mtDNA与匈奴进行对比,结果两者高度吻合,证明匈奴与鲜卑的基因传承关系。

突厥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混入。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中国长城脚下放牧,过几年草场闹鼠灾,蝗灾或其他疫情时,就可能转场去中亚草原了,再过十年中亚草原再闹灾时,可能就转场去东欧草原了,一路掠夺人口,可能一个突厥男人在中国长城下放牧时抢了一个中国女人生一个儿子是纯蒙古人种,在中亚又掠夺了一个波斯女人生一个儿子是欧亚混血,十年后他欧亚混血的儿子在东欧又掠夺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生个孙子是纯高加索人了,结果一家人蒙古人种,欧亚混血,欧洲人都有,最后没准这个家族后裔就成土耳其人。

蒙古语和突厥语都源自突厥语,两种语言底层都是相同的,两种语言分化是突厥西迁后的事情,而突厥西迁前的固有词汇,在当代蒙古语和当代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是共同词汇。

中国人说的“东胡”就是匈奴的另外一种古代名称,中文是两种表达,但是同一群人。原始突厥是匈奴里的北匈奴一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边,属蒙古利亚类型,这个地方是苏武牧羊之地,当时看管苏武的匈奴人就是突厥人,贝加尔湖西岸跟西方人居住地很近,当时属于高加索种人的塞种人游牧地区跟此地接壤,所以突厥人在早期就混入高加索血统很正常,但那个时代突厥还是蒙古利亚人血统为主体的人群。

帖木儿时代,蒙古民族刚刚诞生,刚刚脱离了突厥别部概念,而突厥西迁也没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关系,有点像今日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的关系,属于亲属的关系。

历史上匈奴、突厥、蒙古同波斯的关系远比同中国的关系要密切,匈奴、突厥的领土都是横亘东亚中亚的,当时中亚居民是讲波斯语的粟特人,塞种人等民族,这些民族也农耕民族,有富庶的城市群,匈奴、突厥人在东部边界打中国,在西部边界跟波斯语民族常年战争,并且匈奴经常直接管理中亚的波斯语城邦, 而突厥更直接,突厥人则直接鸠占鹊巢的抢夺了波斯语民族在中亚的城市,进而中亚的突厥人融入了波斯血统成为欧亚混血的穆斯林人群,所以波斯历史书关于匈奴和突厥的记载远比中国历史详细。

土耳其人和蒙古人一样,原本也是信奉腾格里和萨满,后来才皈依了真主。阿提拉属于现在的蒙古和土耳其。

鞑靼人一名,最早於西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族中(见“Otuz Tatar Bodu”,即“鞑靼三十部”),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鞑靼人使用蒙古语,在蒙古部出现前,塔塔儿(鞑靼)一词代表说蒙古语的部族。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就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

公元6世纪突厥汗国王族的长相,典型的蒙古人种


成吉思汗时代是不存在蒙古民族的,成吉思汗本人是个突厥人,成吉思汗从来也不知道有个民族叫蒙古民族,因为蒙古民族形成是他死后的事,那个时代蒙古民族还没诞生。

先 有成吉思汗统一北亚草原突厥各部,建立蒙古国,蒙古国民开始自称蒙古人,时间久了在共同的蒙古人认同下,才逐步诞生发展固定下来了蒙古文明(含服饰文字宗教)等蒙古民族才诞生,这个先后顺序要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灭南宋的所谓蒙古人,准确定义是:蒙古国的人,而不是蒙古民族,因为那个时代蒙古国刚诞生,蒙 古民族尚在形成初期,还没有摆脱突厥别部概念。所以元帝国时代从中亚大量引进自己的伊斯兰化的突厥亲戚色目人来华一起统治中国人。

中 国史书一直混淆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关系,真实的史实是:蒙古是突厥人的一支,属于留守突厥人,突厥语和蒙古语在突厥西迁时才出现分裂,所以今天蒙古语的底层 单词比如牛羊马这类的突厥时代就有的词汇跟土耳其语一样。帖木儿和成吉思汗时代突厥西迁不久,蒙古也刚刚脱离突厥别部概念,所以蒙古人只要西迁后皈依了伊 斯兰教,就演变成新的西迁突厥人。

蒙古人不是成吉思汗时代就一夜间从天上掉下来的,蒙古人自古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古代属于北匈奴 人的 一支,属于同属北匈奴的突厥人,曾跟另外一个突厥部族土库曼人一起生活并结成联盟,中世纪突厥本部和土库曼人西迁后,一 部分突厥人留守了下来,成为后世的蒙古人。突厥西迁并非中国人所谓的被唐朝击败,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中突厥人的一支沙陀人还曾建立过后晋,后唐,后汉,北 汉 等几个政权,突厥留守部族由多个部族组成,1162年留守突厥的蒙兀儿部里诞生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了突厥西迁后分裂的北亚草原(当时蒙古人未诞 生,所以还没蒙古草原称北亚草原或突厥草原),统一了北亚草原后,成吉思汗以蒙兀儿的名字命名新的统一帝国为蒙古,蒙古帝国建立后,北亚 草原各留守突厥人都以蒙古为这个统一的民族名字,蒙古民族从此诞生,蒙古人就是留守突厥人,蒙古民族诞生前从北亚草原西迁的所有人都叫突厥人,蒙古民族诞 生后西迁的蒙古人再伊斯兰化后演变成新的西迁突厥人,会很自然的融入当地老突厥人中去。

突厥帝国建国前,突厥人(含蒙古人祖先)就叫 匈奴 人,属于北匈奴人,古代游牧民族和现在的俄罗斯一样没有人种概念,讲同一种语言居住在各地的人们,在不同时代都以自己的政权名字自称是什么人,突厥人和蒙 古人就是这么诞生的,先有突厥帝国和蒙古帝国,后有突厥民族和蒙古民族,这个先后关系对农耕固定文化的汉人理解起来很困难,不论匈奴人,突厥人还是建国初 期的蒙古人他们是一个语言群体,他们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并没有割裂,不是中国人眼中的所谓“北方草原经常你来我往的更换民族”。

突厥属 于北 匈奴人,突厥帝国建立后才诞生了突厥民族,蒙古属于突厥,蒙古帝国建立后,才诞生了蒙古民族。打个中国人能理解的比喻:秦国属于周朝人,秦人本是周 朝西北地区的居民,秦人建立秦国后,秦民族才诞生,而刘邦属于秦朝中原人,刘邦建立汉朝后,汉民族诞生,不论周人,秦人,汉人都是一脉相承的同一群体,汉 人与匈奴/突厥/蒙古体系的区别是:汉人是农耕民族,自古定居在一块地方轻易不迁移。而匈奴/突厥/蒙古体系民族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经常是本部迁移游 牧走了,强大的别部成为了新本部。
突厥蒙兀儿部大部分随突厥本部西迁中亚,定居在河中地区东南部并且伊斯兰化,就是蒙古尔斯坦地区,一部分蒙兀部留在了突厥草原(当时蒙古民族没形成了,不叫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就是这部分的人。

帖木儿就是蒙古尔斯坦的伊斯兰化突厥人,他祖先西迁前有与成吉思汗的祖先是亲戚。

蒙古西征的地区,其实多是自己的同胞,西迁突厥人的地区,蒙古西征到多瑙河时,当地还居住着几个西迁的突厥小部族,这些人日后演变成波黑人的祖先。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相当于中国的秦、汉、宋、明的传承概念。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也是很多异族建立的政权,道理跟匈奴、突厥、回纥、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一样。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是由不同民族建立,秦是戎狄;汉是楚南蛮;唐是鲜卑。至于辽金元清,根本就是纯粹的外族国家了。

中国人一直强调中国的历史统一性,而重点强调其他民族的不完整性,试图给人一种错觉: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体,而蒙古你来我往,主人经常更迭。而真实的史实是:蒙古也是本部迁移,别部当了新本部,人家也没换主人,也是完整统一体的历史进程。

而中国将其他民族的定义缩到无限小,把所谓“中华民族”的伪定义扩到无限大。现在中国官方把“中华民族”的大帽子往别人身上一扣,搞得很多民族都很郁闷。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56个成员组成,而这56个民族包括蒙古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满洲族、朝鲜族。那么以此类推,既然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满洲族、朝鲜族都是中华民族,那么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和蒙古人、蒙古国的蒙古人、哈萨克斯 坦的哈萨克人,这些人与我国的俄罗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都是同一个民族,所以按“中华民族”的可笑逻辑:全世界的俄罗斯人、蒙古人、哈萨克人、满洲人 和朝鲜人全部都是“中华民族”?

历史上,中国经常被这些北方外国人灭了半壁江山甚至灭国,如果这些外国人是“少数民族”的话,历史上那么多南迁汉人都成阻碍祖国统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杨家将、岳飞、文天祥也都成阻碍祖国统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

因 为中国很多少当代少数民族都跟匈奴/突厥有关系,外加现在突厥和蒙古民族主体都在境外,而且都有自己的母国,所以中国历史书必须把匈奴/突厥和当代中国的 很多民族割裂掉,千方百计的把匈奴/突厥纳入所谓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现代已经消失掉了。把匈奴/突厥打造成古代民族就跟当代很多少数民族没有关系 了, 那些少民自然就成了所谓“中华民族“的几十朵花了。

但是真实的史书和民族关系并不是这样,匈奴/突厥的后代并没灭绝。

中 国千方百计的把匈奴/突厥纳入古民族现在已经消失的人群,毫不犹豫的把讲匈奴/突厥语言但在不同时代被汉字史书写成不同称呼的同一个人群或同一个人群中的 一支,果断的当做一个跟匈奴/突厥人完全没关系的新民族,所以读习惯了国际正常史书的外国人阅读中国当代历史书时,经常一头雾水,“怎么很多少民都好像从 天上突然掉下来的,没祖宗啊?”,“怎么北亚草原经常更换主人啊,原来的主人一夜间都好像死光光了”。呵呵

并且中国当代史书还像韩国 当代 史书一样固执的雷人,发明了很多让读习惯了正常史书的人喷饭的词汇,比如“突厥化的蒙古人”,这个词汇就跟“中国化的台湾人”,“中国化的香港人”一样雷 人,但中国人却认为很正常,因为他们不知道突厥和蒙古的真实关系,果断的相信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突厥化的蒙古人”。

突厥人原本就是跟今天蒙古人一样的蒙古利亚类型人种,当代突厥人的语言相近,但人种分一下几个集团:

【1】原始突厥人西迁中亚后,游牧突厥人很少跟波斯人混血,主体还保留原始突厥人血统,还是蒙古利益类型的人种,比如: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等民族。

【2】原始突厥人西迁中亚后混入波斯语诸民族的白种血统,农耕突厥人演变成欧亚混血的人种,比如: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维吾尔人等。

【3】欧亚混血人种的中亚伊斯兰化突厥人继续西迁,西迁的至高加索以西的欧亚混血突厥人混入了亚美尼亚人,希腊人血统,演变成白种人南欧型人种,比如: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等。

【4】欧亚混血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的中亚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继续北移,进入斯拉夫人的东欧,演变成东欧鞑靼民族。鞑靼人有两个人种:斯拉夫人种的鞑靼斯坦人,伏尔加鞑靼人。欧亚混血人种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西西伯利亚鞑靼人。

长生天就是萨满教,突厥人西迁前也是萨满教徒拜长生天,成吉思汗是突厥人蒙兀儿部,他当然也是萨满教徒。

长生天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

搜索“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石敬瑭”,“后晋,后唐,后汉,北汉皇室”的族属,你就发现突厥人惊人的表现。

突厥西迁前在东方曾建立过几个中国化政权,主要有:后晋,后唐,后汉,北汉。著名人物有: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李亚子)、李嗣源、刘知远、刘崇等。

【安 禄山】安禄山是突厥人,他儿时玩伴也是他日后的副手史思明也是突厥人,他们是同部族的老乡。安禄山这个名字是土耳其语“战斗力”的意思,最初被翻译成“阿 荦山”或“扎荦山”,按照今天的翻译方式应该是“亚力山大”,“安”这个姓是安禄山在其母改嫁于突厥军官安延偃后冒用的姓。

【史思明】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始作俑者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史思明本姓阿史那(Ashinas),他原名是阿史那·崒干,这个名字在土耳其语的意思是“苍色狼眼的狼”。

【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本姓朱邪,属突厥沙陀部(Turkey Cigil),该部就是突厥阙特勤碑提到九姓乌古斯(Oghuz),是古代西突厥最大的部族联盟。突厥西迁后,在10世纪末,乌古斯改称土库曼(Turkmen)。

【李亚子】毛主席曾借用过一句古话“生子莫如李亚子”,李亚子暨李存勖,突厥沙陀人,后唐庄宗,生前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大部统一,以勇猛闻名。

安禄山,史思明,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都是土耳其语和汉语双语使用者

就 如同意淫“汉朝打败匈奴导致匈奴西迁”一样,中国人同样意淫“唐朝打败突厥导致突厥西迁”。其实动动脑子就会发现,唐朝都灭亡了,留守突厥人还有能力建立 后晋后唐后汉北汉等几个政权,突厥贵族石敬瑭都有出卖幽云十六州的能力。而西迁的突厥本部势力则更大,突厥西迁的真实情况是:当时中亚河中地区波斯人的庞 大城市群被突厥人彻底拿下后,突厥人需要迁移大量人口去管理中亚的波斯城市群,而当代伊斯兰化的突厥文明正是形成在中亚河中地区的前波斯人城市里,河中地 区是伊斯兰突厥文化的发源地,在此之前在东方时,突厥人就是近代的蒙古人形象,是萨满教徒而不是伊斯兰。

唐末大乱天下最有实力的两个集团就是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和汉人朱温集团,可见西迁的突厥本部实力更是了得,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最终建立了后唐等政权。

列宁的祖父尼可莱·乌里扬诺夫出生在一个卡尔梅克蒙古农民家庭。祖母安娜·丝米尔诺娃是一个来自阿斯特拉罕的卡尔梅克女子。列宁的姓氏"乌里扬诺夫"在蒙古语中意为"水边的白杨树"。

过去的俄罗斯史学界通常把蒙古人统治的两百多年的时间称为"鞑靼枷锁",但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人对 蒙古的统治持全盘否定态度。他们认为 "蒙古的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一页,使俄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但是,-也有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纪的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就主张"莫斯 科的强大应该归功于蒙古"。在当代学者中,以古米廖夫为代表,认为所谓的"鞑靼枷锁"-并不存在。相反,"俄罗斯与蒙古的联合,使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争斗中, 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就说:"俄罗斯族人与西方不相干,与斯拉夫 (Slavdom)也无关。"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 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 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从蒙古学的。
在蒙古四大汗国衰败之后,前金帐汗国 属国的俄罗斯崛起并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相当一部分。俄国统治者曾经代表蒙古进行收-税,因为蒙古人很少视察他们占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 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在占领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在伊凡沙皇登基-时,俄罗斯宫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统,俄罗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制与法制是从蒙古学的。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92个,50个王,13个公侯、300多个贵族姓氏。

根据弗朗西斯·福山的看法,俄罗斯的政府结构建立在传统的蒙古式掠夺性方法之上。俄罗-斯从未民主过。斯大林所采用的统治原则跟蒙古人一样。而普京就是一个21世纪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现在,因为俄罗斯还是一个富裕的国家,领头的蒙古人意识-到为了获得正统性和国民的爱戴,他必须分配出一部分财富。这就是现在 低税负和低负债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俄罗斯抗议活动,我们必须赞赏和鼓励的这-些活动,却也无法打败这个蒙古体系。

很多人误以为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历史上经常把唐朝跟汉朝并称“汉唐”,这容易让历史知识欠缺的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

那么唐朝是农耕民族汉人建立的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历史资料证明:唐朝建立者的民族属性毫无疑问是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外国人的称呼),即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经过高度汉化、但是仍保留民族特色的朝代。——这一点唐和辽相似。

一、唐王朝统治者家族的血统

唐王朝的血统已经清楚显示出他们属于突厥阿尔泰游牧民族。当然这里说的突厥人是当时北亚蒙古人种、信仰萨满的突厥,也就是后世蒙古人的前身,而并不是现在伊斯兰化且长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名叫李暠,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西凉国是“鲜卑秃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

《魏书·列传》记载,西凉灭后李暠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

“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

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从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业不殒”,世袭贵族名号。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西魏的“八柱国”与后世努尔哈赤的“八和硕”有一样的文化内涵。

史载李虎娶妻“独孤氏”,独孤是西魏鲜卑帝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帝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

渊起兵并非一人,这是与突厥始毕可汗联手干的。当时始毕可汗与李渊是君臣关系,他们可能还有血缘关系。史载李渊与始毕可汗有约,曰:“若入长安,民众土地 入唐公,金玉缯帛皆可汗有之”。他们联手内侵,遵循着匈奴以来结盟南下的传统。由于有突厥可汗的武力撑腰,李渊顺利取得关中重地,突厥则满载而归。

二、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

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是明白无误的。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时突厥颉利可汗率军攻入渭水便桥,秦王李世民迎战。在桥边李世民屏退左右,单独一人“与颉利可汗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太宗独与 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旧唐书》)。其时李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诱之以利,于是突厥人抽身引退,并相约几天后便桥再会。其后他们如约 而至,“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

李世民说突厥语明矣,否则怎么可能“临水交言”呢?他们是完全的同类,他们说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行为方式,有同样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话》说,单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为“胡儿”,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旧唐书》也说,李渊曾孙滕王李涉“状貌类胡”,就是说其状貌类同胡人。

史载突厥薛举可汗及部下常与李世民共同围猎,“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于是突厥部众“咸愿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时说汉语就不可能出现“无所间然”的情况。李世民频频狩猎,“狩与尧山”,“狩与岐山”,“狩与骊山”,不绝于史,这显然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李世民策划宫廷政变,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夺得皇位,史称“玄武门事变”。参与事变的五个主谋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显示出民族背景:

长孙无忌,此人是后魏献帝之兄的后代,与李世民祖先一样也是世袭“柱国”,原姓拓拔,后改姓长孙,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

房玄龄,此人是后魏镇远将军的后代,与长孙皇后是同宗。

尉迟敬德,原为突厥一骁将,善骑射,后来归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屈突通,原为突厥将领,以勇武著称,后归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异写,一种贵族称号。

秦叔宝,此人悍勇异常,自称“不习文法”,可能一个汉字也不识,一句汉语也不懂。

《阙特勤碑》中有这样的话:“突厥的伯克们听命了可汗,为之征战了50年,向东征战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国,向西征战到铁门,降服了那里的所有国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在突厥人看来唐皇帝不过是入主汉人的突厥可汗。

当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他就与突厥贵族结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毕可汗之子,颉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鞑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蒙古语“兄弟”的读音),这些可汗死讯传来之时,太宗都为之摆朝举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会与之结拜,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的。

三、唐朝为什么如此开放?

唐朝为什么显得比较开放?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 民族的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

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突厥狼头纛,甚至不愿过宫廷生活,喜欢去草原游牧,结果被废黜。同样的事情北魏也发生 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恋草原竟不愿南下,被迫南下后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废为庶人。两个太子的行为已经清楚地反映出他们的民 族背景。

我们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军政首领)为清一色的突厥人,并且都是世袭,那是游牧民族固有的氏族军事组织的影子,与辽金时代的“探马赤军”蒙元时代的“达鲁花赤”非常相似,这种军事制度并不来农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两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国的皇帝一样。

唐太宗昭陵有14个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个,这种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汉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杀人石习俗延续。突厥可汗墓前立杀人石代表他生前杀死的敌方首领。《阙特勤碑》有这样的话:“我为我父可汗立了杀人石,以无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对古老游牧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阙特勤碑》把“唐人”视作自己的远房兄弟,告诫突厥子孙引以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汉化之路,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们存在血缘认同。而《阙特勤碑》的立碑者竟 是唐朝皇帝,汉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碑文中有“结为父子”之语,如果没有对突厥的认同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正因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统,他们才会以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中亚的游牧民族国家,他们的眼光不局限于中原,他们有兴趣去开拓广阔的东北和西北,那里自古以来都是他们的活动区域。

我 们看到唐朝与游牧民族交往的那种深度和广度是汉民族创建的朝代从未有过的,因为统治者的血缘对其基本国策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唐朝皇帝的游牧民族血缘正是 唐代开放大气的深层原因。历史上中国人一直在回避唐朝皇帝的血统来源,因为不愿看到大唐盛世与胡人的关系。当我们以此去阅读和思考《旧唐书》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帝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

2006年,在法国遗传学家ChristineKeyser-Tracqui的名为"PopulationoriginsinMongolia:geneticstructureanalysisofancientandmodernDNA"的研究当中,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贵族尸体与现在蒙古地区的蒙古人群体,以及现代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人群体进行的Y染色体、线粒体、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分析。结果表明,古匈奴和当代蒙古人为延续世系,而现代土耳其人与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

匈奴国末期被自然灾害、内斗折磨得逐渐衰败,此时四周长期受匈奴欺辱的鲜卑、汉朝、乌孙、丁零、乌桓热火朝天地进行反攻清算,鲜卑成为攻击匈奴的主力。公元46年,由于鲜卑和其他民族长年地进逼,加上内乱不断灾荒不绝,曾经雄踞朔原的北匈奴被迫败退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和阿尔泰山地带。其后奄奄一息的北匈奴又屡屡惨败,最后由鲜卑国在匈奴国的原有领土上建立了强大的鲜卑国,60万匈奴人融入鲜卑国,另有一部分匈奴西迁。

2007年的另一项名为"GeneticanalysesontheaffinitiesbetweenTuobaXianbeiandXiongnupopulations"的研究中,遗传学者用拓拔鲜卑的mtDNA与匈奴进行对比,结果两者高度吻合,证明匈奴与鲜卑的基因传承关系。

突厥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混入。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中国长城脚下放牧,过几年草场闹鼠灾,蝗灾或其他疫情时,就可能转场去中亚草原了,再过十年中亚草原再闹灾时,可能就转场去东欧草原了,一路掠夺人口,可能一个突厥男人在中国长城下放牧时抢了一个中国女人生一个儿子是纯蒙古人种,在中亚又掠夺了一个波斯女人生一个儿子是欧亚混血,十年后他欧亚混血的儿子在东欧又掠夺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生个孙子是纯高加索人了,结果一家人蒙古人种,欧亚混血,欧洲人都有,最后没准这个家族后裔就成土耳其人。

蒙古语和突厥语都源自突厥语,两种语言底层都是相同的,两种语言分化是突厥西迁后的事情,而突厥西迁前的固有词汇,在当代蒙古语和当代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是共同词汇。

中国人说的“东胡”就是匈奴的另外一种古代名称,中文是两种表达,但是同一群人。原始突厥是匈奴里的北匈奴一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边,属蒙古利亚类型,这个地方是苏武牧羊之地,当时看管苏武的匈奴人就是突厥人,贝加尔湖西岸跟西方人居住地很近,当时属于高加索种人的塞种人游牧地区跟此地接壤,所以突厥人在早期就混入高加索血统很正常,但那个时代突厥还是蒙古利亚人血统为主体的人群。

帖木儿时代,蒙古民族刚刚诞生,刚刚脱离了突厥别部概念,而突厥西迁也没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关系,有点像今日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的关系,属于亲属的关系。

历史上匈奴、突厥、蒙古同波斯的关系远比同中国的关系要密切,匈奴、突厥的领土都是横亘东亚中亚的,当时中亚居民是讲波斯语的粟特人,塞种人等民族,这些民族也农耕民族,有富庶的城市群,匈奴、突厥人在东部边界打中国,在西部边界跟波斯语民族常年战争,并且匈奴经常直接管理中亚的波斯语城邦, 而突厥更直接,突厥人则直接鸠占鹊巢的抢夺了波斯语民族在中亚的城市,进而中亚的突厥人融入了波斯血统成为欧亚混血的穆斯林人群,所以波斯历史书关于匈奴和突厥的记载远比中国历史详细。

土耳其人和蒙古人一样,原本也是信奉腾格里和萨满,后来才皈依了真主。阿提拉属于现在的蒙古和土耳其。

鞑靼人一名,最早於西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族中(见“Otuz Tatar Bodu”,即“鞑靼三十部”),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鞑靼人使用蒙古语,在蒙古部出现前,塔塔儿(鞑靼)一词代表说蒙古语的部族。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就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

公元6世纪突厥汗国王族的长相,典型的蒙古人种
成吉思汗时代是不存在蒙古民族的,成吉思汗本人是个突厥人,成吉思汗从来也不知道有个民族叫蒙古民族,因为蒙古民族形成是他死后的事,那个时代蒙古民族还没诞生。

先 有成吉思汗统一北亚草原突厥各部,建立蒙古国,蒙古国民开始自称蒙古人,时间久了在共同的蒙古人认同下,才逐步诞生发展固定下来了蒙古文明(含服饰文字宗教)等蒙古民族才诞生,这个先后顺序要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灭南宋的所谓蒙古人,准确定义是:蒙古国的人,而不是蒙古民族,因为那个时代蒙古国刚诞生,蒙 古民族尚在形成初期,还没有摆脱突厥别部概念。所以元帝国时代从中亚大量引进自己的伊斯兰化的突厥亲戚色目人来华一起统治中国人。

中 国史书一直混淆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关系,真实的史实是:蒙古是突厥人的一支,属于留守突厥人,突厥语和蒙古语在突厥西迁时才出现分裂,所以今天蒙古语的底层 单词比如牛羊马这类的突厥时代就有的词汇跟土耳其语一样。帖木儿和成吉思汗时代突厥西迁不久,蒙古也刚刚脱离突厥别部概念,所以蒙古人只要西迁后皈依了伊 斯兰教,就演变成新的西迁突厥人。

蒙古人不是成吉思汗时代就一夜间从天上掉下来的,蒙古人自古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古代属于北匈奴 人的 一支,属于同属北匈奴的突厥人,曾跟另外一个突厥部族土库曼人一起生活并结成联盟,中世纪突厥本部和土库曼人西迁后,一 部分突厥人留守了下来,成为后世的蒙古人。突厥西迁并非中国人所谓的被唐朝击败,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中突厥人的一支沙陀人还曾建立过后晋,后唐,后汉,北 汉 等几个政权,突厥留守部族由多个部族组成,1162年留守突厥的蒙兀儿部里诞生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了突厥西迁后分裂的北亚草原(当时蒙古人未诞 生,所以还没蒙古草原称北亚草原或突厥草原),统一了北亚草原后,成吉思汗以蒙兀儿的名字命名新的统一帝国为蒙古,蒙古帝国建立后,北亚 草原各留守突厥人都以蒙古为这个统一的民族名字,蒙古民族从此诞生,蒙古人就是留守突厥人,蒙古民族诞生前从北亚草原西迁的所有人都叫突厥人,蒙古民族诞 生后西迁的蒙古人再伊斯兰化后演变成新的西迁突厥人,会很自然的融入当地老突厥人中去。

突厥帝国建国前,突厥人(含蒙古人祖先)就叫 匈奴 人,属于北匈奴人,古代游牧民族和现在的俄罗斯一样没有人种概念,讲同一种语言居住在各地的人们,在不同时代都以自己的政权名字自称是什么人,突厥人和蒙 古人就是这么诞生的,先有突厥帝国和蒙古帝国,后有突厥民族和蒙古民族,这个先后关系对农耕固定文化的汉人理解起来很困难,不论匈奴人,突厥人还是建国初 期的蒙古人他们是一个语言群体,他们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并没有割裂,不是中国人眼中的所谓“北方草原经常你来我往的更换民族”。

突厥属 于北 匈奴人,突厥帝国建立后才诞生了突厥民族,蒙古属于突厥,蒙古帝国建立后,才诞生了蒙古民族。打个中国人能理解的比喻:秦国属于周朝人,秦人本是周 朝西北地区的居民,秦人建立秦国后,秦民族才诞生,而刘邦属于秦朝中原人,刘邦建立汉朝后,汉民族诞生,不论周人,秦人,汉人都是一脉相承的同一群体,汉 人与匈奴/突厥/蒙古体系的区别是:汉人是农耕民族,自古定居在一块地方轻易不迁移。而匈奴/突厥/蒙古体系民族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经常是本部迁移游 牧走了,强大的别部成为了新本部。
突厥蒙兀儿部大部分随突厥本部西迁中亚,定居在河中地区东南部并且伊斯兰化,就是蒙古尔斯坦地区,一部分蒙兀部留在了突厥草原(当时蒙古民族没形成了,不叫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就是这部分的人。

帖木儿就是蒙古尔斯坦的伊斯兰化突厥人,他祖先西迁前有与成吉思汗的祖先是亲戚。

蒙古西征的地区,其实多是自己的同胞,西迁突厥人的地区,蒙古西征到多瑙河时,当地还居住着几个西迁的突厥小部族,这些人日后演变成波黑人的祖先。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相当于中国的秦、汉、宋、明的传承概念。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也是很多异族建立的政权,道理跟匈奴、突厥、回纥、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一样。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是由不同民族建立,秦是戎狄;汉是楚南蛮;唐是鲜卑。至于辽金元清,根本就是纯粹的外族国家了。

中国人一直强调中国的历史统一性,而重点强调其他民族的不完整性,试图给人一种错觉: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体,而蒙古你来我往,主人经常更迭。而真实的史实是:蒙古也是本部迁移,别部当了新本部,人家也没换主人,也是完整统一体的历史进程。

而中国将其他民族的定义缩到无限小,把所谓“中华民族”的伪定义扩到无限大。现在中国官方把“中华民族”的大帽子往别人身上一扣,搞得很多民族都很郁闷。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56个成员组成,而这56个民族包括蒙古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满洲族、朝鲜族。那么以此类推,既然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满洲族、朝鲜族都是中华民族,那么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和蒙古人、蒙古国的蒙古人、哈萨克斯 坦的哈萨克人,这些人与我国的俄罗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都是同一个民族,所以按“中华民族”的可笑逻辑:全世界的俄罗斯人、蒙古人、哈萨克人、满洲人 和朝鲜人全部都是“中华民族”?

历史上,中国经常被这些北方外国人灭了半壁江山甚至灭国,如果这些外国人是“少数民族”的话,历史上那么多南迁汉人都成阻碍祖国统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杨家将、岳飞、文天祥也都成阻碍祖国统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

因 为中国很多少当代少数民族都跟匈奴/突厥有关系,外加现在突厥和蒙古民族主体都在境外,而且都有自己的母国,所以中国历史书必须把匈奴/突厥和当代中国的 很多民族割裂掉,千方百计的把匈奴/突厥纳入所谓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现代已经消失掉了。把匈奴/突厥打造成古代民族就跟当代很多少数民族没有关系 了, 那些少民自然就成了所谓“中华民族“的几十朵花了。

但是真实的史书和民族关系并不是这样,匈奴/突厥的后代并没灭绝。

中 国千方百计的把匈奴/突厥纳入古民族现在已经消失的人群,毫不犹豫的把讲匈奴/突厥语言但在不同时代被汉字史书写成不同称呼的同一个人群或同一个人群中的 一支,果断的当做一个跟匈奴/突厥人完全没关系的新民族,所以读习惯了国际正常史书的外国人阅读中国当代历史书时,经常一头雾水,“怎么很多少民都好像从 天上突然掉下来的,没祖宗啊?”,“怎么北亚草原经常更换主人啊,原来的主人一夜间都好像死光光了”。呵呵

并且中国当代史书还像韩国 当代 史书一样固执的雷人,发明了很多让读习惯了正常史书的人喷饭的词汇,比如“突厥化的蒙古人”,这个词汇就跟“中国化的台湾人”,“中国化的香港人”一样雷 人,但中国人却认为很正常,因为他们不知道突厥和蒙古的真实关系,果断的相信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突厥化的蒙古人”。

突厥人原本就是跟今天蒙古人一样的蒙古利亚类型人种,当代突厥人的语言相近,但人种分一下几个集团:

【1】原始突厥人西迁中亚后,游牧突厥人很少跟波斯人混血,主体还保留原始突厥人血统,还是蒙古利益类型的人种,比如: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等民族。

【2】原始突厥人西迁中亚后混入波斯语诸民族的白种血统,农耕突厥人演变成欧亚混血的人种,比如: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维吾尔人等。

【3】欧亚混血人种的中亚伊斯兰化突厥人继续西迁,西迁的至高加索以西的欧亚混血突厥人混入了亚美尼亚人,希腊人血统,演变成白种人南欧型人种,比如: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等。

【4】欧亚混血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的中亚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继续北移,进入斯拉夫人的东欧,演变成东欧鞑靼民族。鞑靼人有两个人种:斯拉夫人种的鞑靼斯坦人,伏尔加鞑靼人。欧亚混血人种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西西伯利亚鞑靼人。

长生天就是萨满教,突厥人西迁前也是萨满教徒拜长生天,成吉思汗是突厥人蒙兀儿部,他当然也是萨满教徒。

长生天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

搜索“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石敬瑭”,“后晋,后唐,后汉,北汉皇室”的族属,你就发现突厥人惊人的表现。

突厥西迁前在东方曾建立过几个中国化政权,主要有:后晋,后唐,后汉,北汉。著名人物有: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李亚子)、李嗣源、刘知远、刘崇等。

【安 禄山】安禄山是突厥人,他儿时玩伴也是他日后的副手史思明也是突厥人,他们是同部族的老乡。安禄山这个名字是土耳其语“战斗力”的意思,最初被翻译成“阿 荦山”或“扎荦山”,按照今天的翻译方式应该是“亚力山大”,“安”这个姓是安禄山在其母改嫁于突厥军官安延偃后冒用的姓。

【史思明】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始作俑者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史思明本姓阿史那(Ashinas),他原名是阿史那·崒干,这个名字在土耳其语的意思是“苍色狼眼的狼”。

【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本姓朱邪,属突厥沙陀部(Turkey Cigil),该部就是突厥阙特勤碑提到九姓乌古斯(Oghuz),是古代西突厥最大的部族联盟。突厥西迁后,在10世纪末,乌古斯改称土库曼(Turkmen)。

【李亚子】毛主席曾借用过一句古话“生子莫如李亚子”,李亚子暨李存勖,突厥沙陀人,后唐庄宗,生前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大部统一,以勇猛闻名。

安禄山,史思明,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都是土耳其语和汉语双语使用者

就 如同意淫“汉朝打败匈奴导致匈奴西迁”一样,中国人同样意淫“唐朝打败突厥导致突厥西迁”。其实动动脑子就会发现,唐朝都灭亡了,留守突厥人还有能力建立 后晋后唐后汉北汉等几个政权,突厥贵族石敬瑭都有出卖幽云十六州的能力。而西迁的突厥本部势力则更大,突厥西迁的真实情况是:当时中亚河中地区波斯人的庞 大城市群被突厥人彻底拿下后,突厥人需要迁移大量人口去管理中亚的波斯城市群,而当代伊斯兰化的突厥文明正是形成在中亚河中地区的前波斯人城市里,河中地 区是伊斯兰突厥文化的发源地,在此之前在东方时,突厥人就是近代的蒙古人形象,是萨满教徒而不是伊斯兰。

唐末大乱天下最有实力的两个集团就是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和汉人朱温集团,可见西迁的突厥本部实力更是了得,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最终建立了后唐等政权。

列宁的祖父尼可莱·乌里扬诺夫出生在一个卡尔梅克蒙古农民家庭。祖母安娜·丝米尔诺娃是一个来自阿斯特拉罕的卡尔梅克女子。列宁的姓氏"乌里扬诺夫"在蒙古语中意为"水边的白杨树"。

过去的俄罗斯史学界通常把蒙古人统治的两百多年的时间称为"鞑靼枷锁",但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人对 蒙古的统治持全盘否定态度。他们认为 "蒙古的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一页,使俄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但是,-也有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纪的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就主张"莫斯 科的强大应该归功于蒙古"。在当代学者中,以古米廖夫为代表,认为所谓的"鞑靼枷锁"-并不存在。相反,"俄罗斯与蒙古的联合,使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争斗中, 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就说:"俄罗斯族人与西方不相干,与斯拉夫 (Slavdom)也无关。"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 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 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从蒙古学的。
在蒙古四大汗国衰败之后,前金帐汗国 属国的俄罗斯崛起并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相当一部分。俄国统治者曾经代表蒙古进行收-税,因为蒙古人很少视察他们占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 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在占领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在伊凡沙皇登基-时,俄罗斯宫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统,俄罗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制与法制是从蒙古学的。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92个,50个王,13个公侯、300多个贵族姓氏。

根据弗朗西斯·福山的看法,俄罗斯的政府结构建立在传统的蒙古式掠夺性方法之上。俄罗-斯从未民主过。斯大林所采用的统治原则跟蒙古人一样。而普京就是一个21世纪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现在,因为俄罗斯还是一个富裕的国家,领头的蒙古人意识-到为了获得正统性和国民的爱戴,他必须分配出一部分财富。这就是现在 低税负和低负债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俄罗斯抗议活动,我们必须赞赏和鼓励的这-些活动,却也无法打败这个蒙古体系。

很多人误以为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历史上经常把唐朝跟汉朝并称“汉唐”,这容易让历史知识欠缺的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

那么唐朝是农耕民族汉人建立的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历史资料证明:唐朝建立者的民族属性毫无疑问是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外国人的称呼),即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经过高度汉化、但是仍保留民族特色的朝代。——这一点唐和辽相似。

一、唐王朝统治者家族的血统

唐王朝的血统已经清楚显示出他们属于突厥阿尔泰游牧民族。当然这里说的突厥人是当时北亚蒙古人种、信仰萨满的突厥,也就是后世蒙古人的前身,而并不是现在伊斯兰化且长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名叫李暠,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西凉国是“鲜卑秃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

《魏书·列传》记载,西凉灭后李暠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

“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

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从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业不殒”,世袭贵族名号。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西魏的“八柱国”与后世努尔哈赤的“八和硕”有一样的文化内涵。

史载李虎娶妻“独孤氏”,独孤是西魏鲜卑帝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帝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

渊起兵并非一人,这是与突厥始毕可汗联手干的。当时始毕可汗与李渊是君臣关系,他们可能还有血缘关系。史载李渊与始毕可汗有约,曰:“若入长安,民众土地 入唐公,金玉缯帛皆可汗有之”。他们联手内侵,遵循着匈奴以来结盟南下的传统。由于有突厥可汗的武力撑腰,李渊顺利取得关中重地,突厥则满载而归。

二、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

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是明白无误的。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时突厥颉利可汗率军攻入渭水便桥,秦王李世民迎战。在桥边李世民屏退左右,单独一人“与颉利可汗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太宗独与 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旧唐书》)。其时李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诱之以利,于是突厥人抽身引退,并相约几天后便桥再会。其后他们如约 而至,“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

李世民说突厥语明矣,否则怎么可能“临水交言”呢?他们是完全的同类,他们说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行为方式,有同样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话》说,单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为“胡儿”,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旧唐书》也说,李渊曾孙滕王李涉“状貌类胡”,就是说其状貌类同胡人。

史载突厥薛举可汗及部下常与李世民共同围猎,“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于是突厥部众“咸愿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时说汉语就不可能出现“无所间然”的情况。李世民频频狩猎,“狩与尧山”,“狩与岐山”,“狩与骊山”,不绝于史,这显然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李世民策划宫廷政变,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夺得皇位,史称“玄武门事变”。参与事变的五个主谋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显示出民族背景:

长孙无忌,此人是后魏献帝之兄的后代,与李世民祖先一样也是世袭“柱国”,原姓拓拔,后改姓长孙,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

房玄龄,此人是后魏镇远将军的后代,与长孙皇后是同宗。

尉迟敬德,原为突厥一骁将,善骑射,后来归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屈突通,原为突厥将领,以勇武著称,后归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异写,一种贵族称号。

秦叔宝,此人悍勇异常,自称“不习文法”,可能一个汉字也不识,一句汉语也不懂。

《阙特勤碑》中有这样的话:“突厥的伯克们听命了可汗,为之征战了50年,向东征战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国,向西征战到铁门,降服了那里的所有国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在突厥人看来唐皇帝不过是入主汉人的突厥可汗。

当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他就与突厥贵族结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毕可汗之子,颉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鞑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蒙古语“兄弟”的读音),这些可汗死讯传来之时,太宗都为之摆朝举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会与之结拜,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的。

三、唐朝为什么如此开放?

唐朝为什么显得比较开放?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 民族的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

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突厥狼头纛,甚至不愿过宫廷生活,喜欢去草原游牧,结果被废黜。同样的事情北魏也发生 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恋草原竟不愿南下,被迫南下后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废为庶人。两个太子的行为已经清楚地反映出他们的民 族背景。

我们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军政首领)为清一色的突厥人,并且都是世袭,那是游牧民族固有的氏族军事组织的影子,与辽金时代的“探马赤军”蒙元时代的“达鲁花赤”非常相似,这种军事制度并不来农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两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国的皇帝一样。

唐太宗昭陵有14个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个,这种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汉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杀人石习俗延续。突厥可汗墓前立杀人石代表他生前杀死的敌方首领。《阙特勤碑》有这样的话:“我为我父可汗立了杀人石,以无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对古老游牧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阙特勤碑》把“唐人”视作自己的远房兄弟,告诫突厥子孙引以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汉化之路,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们存在血缘认同。而《阙特勤碑》的立碑者竟 是唐朝皇帝,汉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碑文中有“结为父子”之语,如果没有对突厥的认同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正因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统,他们才会以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中亚的游牧民族国家,他们的眼光不局限于中原,他们有兴趣去开拓广阔的东北和西北,那里自古以来都是他们的活动区域。

我 们看到唐朝与游牧民族交往的那种深度和广度是汉民族创建的朝代从未有过的,因为统治者的血缘对其基本国策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唐朝皇帝的游牧民族血缘正是 唐代开放大气的深层原因。历史上中国人一直在回避唐朝皇帝的血统来源,因为不愿看到大唐盛世与胡人的关系。当我们以此去阅读和思考《旧唐书》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匈奴帝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

2006年,在法国遗传学家ChristineKeyser-Tracqui的名为"PopulationoriginsinMongolia:geneticstructureanalysisofancientandmodernDNA"的研究当中,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贵族尸体与现在蒙古地区的蒙古人群体,以及现代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人群体进行的Y染色体、线粒体、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分析。结果表明,古匈奴和当代蒙古人为延续世系,而现代土耳其人与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

匈奴国末期被自然灾害、内斗折磨得逐渐衰败,此时四周长期受匈奴欺辱的鲜卑、汉朝、乌孙、丁零、乌桓热火朝天地进行反攻清算,鲜卑成为攻击匈奴的主力。公元46年,由于鲜卑和其他民族长年地进逼,加上内乱不断灾荒不绝,曾经雄踞朔原的北匈奴被迫败退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和阿尔泰山地带。其后奄奄一息的北匈奴又屡屡惨败,最后由鲜卑国在匈奴国的原有领土上建立了强大的鲜卑国,60万匈奴人融入鲜卑国,另有一部分匈奴西迁。

2007年的另一项名为"GeneticanalysesontheaffinitiesbetweenTuobaXianbeiandXiongnupopulations"的研究中,遗传学者用拓拔鲜卑的mtDNA与匈奴进行对比,结果两者高度吻合,证明匈奴与鲜卑的基因传承关系。

突厥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混入。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中国长城脚下放牧,过几年草场闹鼠灾,蝗灾或其他疫情时,就可能转场去中亚草原了,再过十年中亚草原再闹灾时,可能就转场去东欧草原了,一路掠夺人口,可能一个突厥男人在中国长城下放牧时抢了一个中国女人生一个儿子是纯蒙古人种,在中亚又掠夺了一个波斯女人生一个儿子是欧亚混血,十年后他欧亚混血的儿子在东欧又掠夺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生个孙子是纯高加索人了,结果一家人蒙古人种,欧亚混血,欧洲人都有,最后没准这个家族后裔就成土耳其人。

蒙古语和突厥语都源自突厥语,两种语言底层都是相同的,两种语言分化是突厥西迁后的事情,而突厥西迁前的固有词汇,在当代蒙古语和当代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是共同词汇。

中国人说的“东胡”就是匈奴的另外一种古代名称,中文是两种表达,但是同一群人。原始突厥是匈奴里的北匈奴一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边,属蒙古利亚类型,这个地方是苏武牧羊之地,当时看管苏武的匈奴人就是突厥人,贝加尔湖西岸跟西方人居住地很近,当时属于高加索种人的塞种人游牧地区跟此地接壤,所以突厥人在早期就混入高加索血统很正常,但那个时代突厥还是蒙古利亚人血统为主体的人群。

帖木儿时代,蒙古民族刚刚诞生,刚刚脱离了突厥别部概念,而突厥西迁也没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关系,有点像今日的新加坡人和中国人的关系,属于亲属的关系。

历史上匈奴、突厥、蒙古同波斯的关系远比同中国的关系要密切,匈奴、突厥的领土都是横亘东亚中亚的,当时中亚居民是讲波斯语的粟特人,塞种人等民族,这些民族也农耕民族,有富庶的城市群,匈奴、突厥人在东部边界打中国,在西部边界跟波斯语民族常年战争,并且匈奴经常直接管理中亚的波斯语城邦, 而突厥更直接,突厥人则直接鸠占鹊巢的抢夺了波斯语民族在中亚的城市,进而中亚的突厥人融入了波斯血统成为欧亚混血的穆斯林人群,所以波斯历史书关于匈奴和突厥的记载远比中国历史详细。

土耳其人和蒙古人一样,原本也是信奉腾格里和萨满,后来才皈依了真主。阿提拉属于现在的蒙古和土耳其。

鞑靼人一名,最早於西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族中(见“Otuz Tatar Bodu”,即“鞑靼三十部”),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鞑靼人使用蒙古语,在蒙古部出现前,塔塔儿(鞑靼)一词代表说蒙古语的部族。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就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

公元6世纪突厥汗国王族的长相,典型的蒙古人种
成吉思汗时代是不存在蒙古民族的,成吉思汗本人是个突厥人,成吉思汗从来也不知道有个民族叫蒙古民族,因为蒙古民族形成是他死后的事,那个时代蒙古民族还没诞生。

先 有成吉思汗统一北亚草原突厥各部,建立蒙古国,蒙古国民开始自称蒙古人,时间久了在共同的蒙古人认同下,才逐步诞生发展固定下来了蒙古文明(含服饰文字宗教)等蒙古民族才诞生,这个先后顺序要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灭南宋的所谓蒙古人,准确定义是:蒙古国的人,而不是蒙古民族,因为那个时代蒙古国刚诞生,蒙 古民族尚在形成初期,还没有摆脱突厥别部概念。所以元帝国时代从中亚大量引进自己的伊斯兰化的突厥亲戚色目人来华一起统治中国人。

中 国史书一直混淆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关系,真实的史实是:蒙古是突厥人的一支,属于留守突厥人,突厥语和蒙古语在突厥西迁时才出现分裂,所以今天蒙古语的底层 单词比如牛羊马这类的突厥时代就有的词汇跟土耳其语一样。帖木儿和成吉思汗时代突厥西迁不久,蒙古也刚刚脱离突厥别部概念,所以蒙古人只要西迁后皈依了伊 斯兰教,就演变成新的西迁突厥人。

蒙古人不是成吉思汗时代就一夜间从天上掉下来的,蒙古人自古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古代属于北匈奴 人的 一支,属于同属北匈奴的突厥人,曾跟另外一个突厥部族土库曼人一起生活并结成联盟,中世纪突厥本部和土库曼人西迁后,一 部分突厥人留守了下来,成为后世的蒙古人。突厥西迁并非中国人所谓的被唐朝击败,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中突厥人的一支沙陀人还曾建立过后晋,后唐,后汉,北 汉 等几个政权,突厥留守部族由多个部族组成,1162年留守突厥的蒙兀儿部里诞生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了突厥西迁后分裂的北亚草原(当时蒙古人未诞 生,所以还没蒙古草原称北亚草原或突厥草原),统一了北亚草原后,成吉思汗以蒙兀儿的名字命名新的统一帝国为蒙古,蒙古帝国建立后,北亚 草原各留守突厥人都以蒙古为这个统一的民族名字,蒙古民族从此诞生,蒙古人就是留守突厥人,蒙古民族诞生前从北亚草原西迁的所有人都叫突厥人,蒙古民族诞 生后西迁的蒙古人再伊斯兰化后演变成新的西迁突厥人,会很自然的融入当地老突厥人中去。

突厥帝国建国前,突厥人(含蒙古人祖先)就叫 匈奴 人,属于北匈奴人,古代游牧民族和现在的俄罗斯一样没有人种概念,讲同一种语言居住在各地的人们,在不同时代都以自己的政权名字自称是什么人,突厥人和蒙 古人就是这么诞生的,先有突厥帝国和蒙古帝国,后有突厥民族和蒙古民族,这个先后关系对农耕固定文化的汉人理解起来很困难,不论匈奴人,突厥人还是建国初 期的蒙古人他们是一个语言群体,他们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并没有割裂,不是中国人眼中的所谓“北方草原经常你来我往的更换民族”。

突厥属 于北 匈奴人,突厥帝国建立后才诞生了突厥民族,蒙古属于突厥,蒙古帝国建立后,才诞生了蒙古民族。打个中国人能理解的比喻:秦国属于周朝人,秦人本是周 朝西北地区的居民,秦人建立秦国后,秦民族才诞生,而刘邦属于秦朝中原人,刘邦建立汉朝后,汉民族诞生,不论周人,秦人,汉人都是一脉相承的同一群体,汉 人与匈奴/突厥/蒙古体系的区别是:汉人是农耕民族,自古定居在一块地方轻易不迁移。而匈奴/突厥/蒙古体系民族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经常是本部迁移游 牧走了,强大的别部成为了新本部。
突厥蒙兀儿部大部分随突厥本部西迁中亚,定居在河中地区东南部并且伊斯兰化,就是蒙古尔斯坦地区,一部分蒙兀部留在了突厥草原(当时蒙古民族没形成了,不叫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就是这部分的人。

帖木儿就是蒙古尔斯坦的伊斯兰化突厥人,他祖先西迁前有与成吉思汗的祖先是亲戚。

蒙古西征的地区,其实多是自己的同胞,西迁突厥人的地区,蒙古西征到多瑙河时,当地还居住着几个西迁的突厥小部族,这些人日后演变成波黑人的祖先。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相当于中国的秦、汉、宋、明的传承概念。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也是很多异族建立的政权,道理跟匈奴、突厥、回纥、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一样。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是由不同民族建立,秦是戎狄;汉是楚南蛮;唐是鲜卑。至于辽金元清,根本就是纯粹的外族国家了。

中国人一直强调中国的历史统一性,而重点强调其他民族的不完整性,试图给人一种错觉: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体,而蒙古你来我往,主人经常更迭。而真实的史实是:蒙古也是本部迁移,别部当了新本部,人家也没换主人,也是完整统一体的历史进程。

而中国将其他民族的定义缩到无限小,把所谓“中华民族”的伪定义扩到无限大。现在中国官方把“中华民族”的大帽子往别人身上一扣,搞得很多民族都很郁闷。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56个成员组成,而这56个民族包括蒙古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满洲族、朝鲜族。那么以此类推,既然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满洲族、朝鲜族都是中华民族,那么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和蒙古人、蒙古国的蒙古人、哈萨克斯 坦的哈萨克人,这些人与我国的俄罗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都是同一个民族,所以按“中华民族”的可笑逻辑:全世界的俄罗斯人、蒙古人、哈萨克人、满洲人 和朝鲜人全部都是“中华民族”?

历史上,中国经常被这些北方外国人灭了半壁江山甚至灭国,如果这些外国人是“少数民族”的话,历史上那么多南迁汉人都成阻碍祖国统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杨家将、岳飞、文天祥也都成阻碍祖国统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

因 为中国很多少当代少数民族都跟匈奴/突厥有关系,外加现在突厥和蒙古民族主体都在境外,而且都有自己的母国,所以中国历史书必须把匈奴/突厥和当代中国的 很多民族割裂掉,千方百计的把匈奴/突厥纳入所谓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现代已经消失掉了。把匈奴/突厥打造成古代民族就跟当代很多少数民族没有关系 了, 那些少民自然就成了所谓“中华民族“的几十朵花了。

但是真实的史书和民族关系并不是这样,匈奴/突厥的后代并没灭绝。

中 国千方百计的把匈奴/突厥纳入古民族现在已经消失的人群,毫不犹豫的把讲匈奴/突厥语言但在不同时代被汉字史书写成不同称呼的同一个人群或同一个人群中的 一支,果断的当做一个跟匈奴/突厥人完全没关系的新民族,所以读习惯了国际正常史书的外国人阅读中国当代历史书时,经常一头雾水,“怎么很多少民都好像从 天上突然掉下来的,没祖宗啊?”,“怎么北亚草原经常更换主人啊,原来的主人一夜间都好像死光光了”。呵呵

并且中国当代史书还像韩国 当代 史书一样固执的雷人,发明了很多让读习惯了正常史书的人喷饭的词汇,比如“突厥化的蒙古人”,这个词汇就跟“中国化的台湾人”,“中国化的香港人”一样雷 人,但中国人却认为很正常,因为他们不知道突厥和蒙古的真实关系,果断的相信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突厥化的蒙古人”。

突厥人原本就是跟今天蒙古人一样的蒙古利亚类型人种,当代突厥人的语言相近,但人种分一下几个集团:

【1】原始突厥人西迁中亚后,游牧突厥人很少跟波斯人混血,主体还保留原始突厥人血统,还是蒙古利益类型的人种,比如: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等民族。

【2】原始突厥人西迁中亚后混入波斯语诸民族的白种血统,农耕突厥人演变成欧亚混血的人种,比如: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维吾尔人等。

【3】欧亚混血人种的中亚伊斯兰化突厥人继续西迁,西迁的至高加索以西的欧亚混血突厥人混入了亚美尼亚人,希腊人血统,演变成白种人南欧型人种,比如: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等。

【4】欧亚混血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的中亚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继续北移,进入斯拉夫人的东欧,演变成东欧鞑靼民族。鞑靼人有两个人种:斯拉夫人种的鞑靼斯坦人,伏尔加鞑靼人。欧亚混血人种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西西伯利亚鞑靼人。

长生天就是萨满教,突厥人西迁前也是萨满教徒拜长生天,成吉思汗是突厥人蒙兀儿部,他当然也是萨满教徒。

长生天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

搜索“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石敬瑭”,“后晋,后唐,后汉,北汉皇室”的族属,你就发现突厥人惊人的表现。

突厥西迁前在东方曾建立过几个中国化政权,主要有:后晋,后唐,后汉,北汉。著名人物有: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李亚子)、李嗣源、刘知远、刘崇等。

【安 禄山】安禄山是突厥人,他儿时玩伴也是他日后的副手史思明也是突厥人,他们是同部族的老乡。安禄山这个名字是土耳其语“战斗力”的意思,最初被翻译成“阿 荦山”或“扎荦山”,按照今天的翻译方式应该是“亚力山大”,“安”这个姓是安禄山在其母改嫁于突厥军官安延偃后冒用的姓。

【史思明】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始作俑者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史思明本姓阿史那(Ashinas),他原名是阿史那·崒干,这个名字在土耳其语的意思是“苍色狼眼的狼”。

【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本姓朱邪,属突厥沙陀部(Turkey Cigil),该部就是突厥阙特勤碑提到九姓乌古斯(Oghuz),是古代西突厥最大的部族联盟。突厥西迁后,在10世纪末,乌古斯改称土库曼(Turkmen)。

【李亚子】毛主席曾借用过一句古话“生子莫如李亚子”,李亚子暨李存勖,突厥沙陀人,后唐庄宗,生前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大部统一,以勇猛闻名。

安禄山,史思明,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都是土耳其语和汉语双语使用者

就 如同意淫“汉朝打败匈奴导致匈奴西迁”一样,中国人同样意淫“唐朝打败突厥导致突厥西迁”。其实动动脑子就会发现,唐朝都灭亡了,留守突厥人还有能力建立 后晋后唐后汉北汉等几个政权,突厥贵族石敬瑭都有出卖幽云十六州的能力。而西迁的突厥本部势力则更大,突厥西迁的真实情况是:当时中亚河中地区波斯人的庞 大城市群被突厥人彻底拿下后,突厥人需要迁移大量人口去管理中亚的波斯城市群,而当代伊斯兰化的突厥文明正是形成在中亚河中地区的前波斯人城市里,河中地 区是伊斯兰突厥文化的发源地,在此之前在东方时,突厥人就是近代的蒙古人形象,是萨满教徒而不是伊斯兰。

唐末大乱天下最有实力的两个集团就是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和汉人朱温集团,可见西迁的突厥本部实力更是了得,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最终建立了后唐等政权。

列宁的祖父尼可莱·乌里扬诺夫出生在一个卡尔梅克蒙古农民家庭。祖母安娜·丝米尔诺娃是一个来自阿斯特拉罕的卡尔梅克女子。列宁的姓氏"乌里扬诺夫"在蒙古语中意为"水边的白杨树"。

过去的俄罗斯史学界通常把蒙古人统治的两百多年的时间称为"鞑靼枷锁",但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人对 蒙古的统治持全盘否定态度。他们认为 "蒙古的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一页,使俄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但是,-也有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纪的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就主张"莫斯 科的强大应该归功于蒙古"。在当代学者中,以古米廖夫为代表,认为所谓的"鞑靼枷锁"-并不存在。相反,"俄罗斯与蒙古的联合,使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争斗中, 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就说:"俄罗斯族人与西方不相干,与斯拉夫 (Slavdom)也无关。"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 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 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从蒙古学的。
在蒙古四大汗国衰败之后,前金帐汗国 属国的俄罗斯崛起并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相当一部分。俄国统治者曾经代表蒙古进行收-税,因为蒙古人很少视察他们占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 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在占领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在伊凡沙皇登基-时,俄罗斯宫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统,俄罗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制与法制是从蒙古学的。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92个,50个王,13个公侯、300多个贵族姓氏。

根据弗朗西斯·福山的看法,俄罗斯的政府结构建立在传统的蒙古式掠夺性方法之上。俄罗-斯从未民主过。斯大林所采用的统治原则跟蒙古人一样。而普京就是一个21世纪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现在,因为俄罗斯还是一个富裕的国家,领头的蒙古人意识-到为了获得正统性和国民的爱戴,他必须分配出一部分财富。这就是现在 低税负和低负债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俄罗斯抗议活动,我们必须赞赏和鼓励的这-些活动,却也无法打败这个蒙古体系。

很多人误以为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历史上经常把唐朝跟汉朝并称“汉唐”,这容易让历史知识欠缺的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

那么唐朝是农耕民族汉人建立的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历史资料证明:唐朝建立者的民族属性毫无疑问是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外国人的称呼),即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经过高度汉化、但是仍保留民族特色的朝代。——这一点唐和辽相似。

一、唐王朝统治者家族的血统

唐王朝的血统已经清楚显示出他们属于突厥阿尔泰游牧民族。当然这里说的突厥人是当时北亚蒙古人种、信仰萨满的突厥,也就是后世蒙古人的前身,而并不是现在伊斯兰化且长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名叫李暠,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王”,西凉国是“鲜卑秃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

《魏书·列传》记载,西凉灭后李暠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

“翻,字士举(休屠),小字武疆(无者),奔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

李翻的儿子后来投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从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业不殒”,世袭贵族名号。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号。西魏的“八柱国”与后世努尔哈赤的“八和硕”有一样的文化内涵。

史载李虎娶妻“独孤氏”,独孤是西魏鲜卑帝族。李渊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唐帝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

渊起兵并非一人,这是与突厥始毕可汗联手干的。当时始毕可汗与李渊是君臣关系,他们可能还有血缘关系。史载李渊与始毕可汗有约,曰:“若入长安,民众土地 入唐公,金玉缯帛皆可汗有之”。他们联手内侵,遵循着匈奴以来结盟南下的传统。由于有突厥可汗的武力撑腰,李渊顺利取得关中重地,突厥则满载而归。

二、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

唐太宗李世民会说突厥语是明白无误的。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时突厥颉利可汗率军攻入渭水便桥,秦王李世民迎战。在桥边李世民屏退左右,单独一人“与颉利可汗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太宗独与 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旧唐书》)。其时李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诱之以利,于是突厥人抽身引退,并相约几天后便桥再会。其后他们如约 而至,“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

李世民说突厥语明矣,否则怎么可能“临水交言”呢?他们是完全的同类,他们说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行为方式,有同样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话》说,单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为“胡儿”,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旧唐书》也说,李渊曾孙滕王李涉“状貌类胡”,就是说其状貌类同胡人。

史载突厥薛举可汗及部下常与李世民共同围猎,“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于是突厥部众“咸愿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时说汉语就不可能出现“无所间然”的情况。李世民频频狩猎,“狩与尧山”,“狩与岐山”,“狩与骊山”,不绝于史,这显然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李世民策划宫廷政变,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夺得皇位,史称“玄武门事变”。参与事变的五个主谋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显示出民族背景:

长孙无忌,此人是后魏献帝之兄的后代,与李世民祖先一样也是世袭“柱国”,原姓拓拔,后改姓长孙,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

房玄龄,此人是后魏镇远将军的后代,与长孙皇后是同宗。

尉迟敬德,原为突厥一骁将,善骑射,后来归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屈突通,原为突厥将领,以勇武著称,后归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异写,一种贵族称号。

秦叔宝,此人悍勇异常,自称“不习文法”,可能一个汉字也不识,一句汉语也不懂。

《阙特勤碑》中有这样的话:“突厥的伯克们听命了可汗,为之征战了50年,向东征战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国,向西征战到铁门,降服了那里的所有国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在突厥人看来唐皇帝不过是入主汉人的突厥可汗。

当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他就与突厥贵族结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毕可汗之子,颉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鞑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蒙古语“兄弟”的读音),这些可汗死讯传来之时,太宗都为之摆朝举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会与之结拜,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的。

三、唐朝为什么如此开放?

唐朝为什么显得比较开放?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 民族的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

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突厥狼头纛,甚至不愿过宫廷生活,喜欢去草原游牧,结果被废黜。同样的事情北魏也发生 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恋草原竟不愿南下,被迫南下后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废为庶人。两个太子的行为已经清楚地反映出他们的民 族背景。

我们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军政首领)为清一色的突厥人,并且都是世袭,那是游牧民族固有的氏族军事组织的影子,与辽金时代的“探马赤军”蒙元时代的“达鲁花赤”非常相似,这种军事制度并不来农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两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国的皇帝一样。

唐太宗昭陵有14个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个,这种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汉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杀人石习俗延续。突厥可汗墓前立杀人石代表他生前杀死的敌方首领。《阙特勤碑》有这样的话:“我为我父可汗立了杀人石,以无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对古老游牧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阙特勤碑》把“唐人”视作自己的远房兄弟,告诫突厥子孙引以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汉化之路,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们存在血缘认同。而《阙特勤碑》的立碑者竟 是唐朝皇帝,汉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碑文中有“结为父子”之语,如果没有对突厥的认同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正因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统,他们才会以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中亚的游牧民族国家,他们的眼光不局限于中原,他们有兴趣去开拓广阔的东北和西北,那里自古以来都是他们的活动区域。

我 们看到唐朝与游牧民族交往的那种深度和广度是汉民族创建的朝代从未有过的,因为统治者的血缘对其基本国策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唐朝皇帝的游牧民族血缘正是 唐代开放大气的深层原因。历史上中国人一直在回避唐朝皇帝的血统来源,因为不愿看到大唐盛世与胡人的关系。当我们以此去阅读和思考《旧唐书》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链接: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world/zlwj/20141205117146_all.html

2 条评论:

  1. 回复
    1. Turks in Turkey are being perceived as Arabs in the West, they are more similar to the Chinese who lie and are dumb.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