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

腾格里的新牧民—巴依尔和他的游牧文化生态假期



在沙漠,生命存活必须发挥强韧的生命力,珍惜有限的资源,善用智慧适应环境,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会被自然环境淘汰,这就是草原民族比农耕民族更强悍的原因。


内蒙古阿拉善盟因沙尘暴的发源地而着名于世,沙尘暴在阿拉善沙漠地区形成,一路向东前行威胁北京、天津,影响甚至括及日、韩。因此阿拉善的环境生态问题吸引大批环境团体与国际组织关注。

阿拉善境内的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在蒙古语里面的意思是,蒙古人信仰人生一切际遇造化来自于长生天神秘的力量。

沙漠南端的腾格里苏木位近河西,也是内蒙古戈壁沙漠南面门户。在这个静僻的腾格理沙漠角落,则有一名返乡的蒙古青年巴依尔,默默的在自己的家乡特莫乌拉嘎查,推行环保理念。


         (返乡继承草场的蒙古青年,却意外走上环保之路的牧二代巴依尔。)

牧二代的生态假期实验

三年前巴依尔的孩子刚刚出生,为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巴依尔结束十多年漂泊打工的生活,举家返乡,成为一个返乡的新生代牧民。然而,家乡的污染问题让巴伊尔一脚踏入环保。

巴依尔刚刚结束三年与污染抗战的生活,现在为了深耕环保的理念,他决定开展一项大胆的实验以游牧文化为主题,举办生态工作假期,让外界朋友透过牧民生活体验,学习观察沙漠丰富的生态与蒙古文化。

在振兴牧民文化与保护草原生态的理念下七月跟十月分别举办生态假期,获得参与者不错的反响,为了探索规划长途路线,巴依尔决定在十一月开展穿越腾格里沙漠的探路之旅。

趁着11月初的秋凉,寻找游牧精神与沙漠生态的探索之旅从腾格里起走

古盐道与冬草场

探索路程沿着古代驼队运盐古道开始,巴依尔的父亲达来就是驼队的驼师,达来爷爷回忆沙漠驼队运输货物的年代已经不可考,但有记忆以来,古盐道商旅不绝,从沙漠的盐池输送食盐到宁夏中卫地区并交换沙漠地区所需货物。

     

   达来爺爺正在加工驼毛,骆驼毛可以用来结绳、制作棉被,在牧民眼中的一头骆驼,全身上下都是资源)

达来爷爷回忆,一趟旅程约有56位驼师分管驼队60头骆驼,每头骆驼需负载160公斤食盐,从中卫出发到查干布拉格苏木的盐池再回到中卫,完整一趟驼旅程约需11天,我们的探索,则是从中间点承庆寺折返特莫乌拉嘎查。

在达来爷爷的徒弟巴图老师的向导下,经过上午骆驼骑乘特训,下午一行人怀着沙漠荒原的不安与敬畏踏上旅途。

吹起凉风,渐渐适应身体配合骆驼前行而摆动,一想到未来四天都得在驼背上面对蓝天与广阔苍茫的沙漠,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激动不安。

第一天的路程不算长,大约三个小时,驼队抵达冬草场。这里是巴依尔家族的冬季草场,严冬时将牛羊骆驼赶到此地过冬,距离巴依尔的家约20公里。        


冬日放牧的老屋已经久未居住,分工整理卫生、打水,还得有人负责生火煮水,我则到草地上捡粪。必须是乾的牛羊粪,巴依尔强调。


            

(到达冬草场第一件事情打水)

        牛粪必须够乾才能烧火,但是当晚烧牛粪,烟幕大到人无法停留在屋内。我有些纳闷,是不是没有确认牛粪足够的乾?

夜里,巴依尔告诉我们他小时候的故事。巴依尔幼时在嘎查小学寄读,每到冬天,周末放学一早离开学校,走上一整天才能走回冬草场的家。巴依尔并不觉得艰苦,回家意味着可以吃上一大碗香喷喷羊杂面,那是家的温暖与儿时记忆。



(入暮时分,大漠彷佛铺上一层神秘凉冷的帷幕。入夜後的草原,是老人说古、孩子织梦的时间。)


  撤点并校导致牧区人走村空

现在的牧区因为执行撤点并校,不仅嘎查里面没有小学,苏木里面也没有民族小学。巴依尔为了让儿子上蒙授(蒙古语授课)学校,必须将儿子送到两百多公里的阿拉善左旗旗里,一个大人陪读跟一个小孩的住宿就学费用,对牧民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虽然政府宣传,撤点并校以後,教学资源可以更集中,也可以节约财政支出。然而,似乎就学成本无形转嫁到牧民身上,而且使牧区必要的劳动力须分配到孩子伴读,最後大部分的牧民家庭是选择由老人照顾孩子伴读,而大部分的老人都是拖着病痛伴读,形成人走、村空的局面。[1] 听到这样的现实,着实让人对牧区的未来担忧。


   巴依尔的儿子敖奇龙,今年三岁,在蒙语里面敖奇龙是宇宙的意思。)

巴依尔希望有一天能带自己的孩子环游世界,但在之前,他选择先让孩子进蒙授学校。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年少离乡对家乡文化的缺憾,他认为在接受外来文化之前,得让孩子先把自己的文化学习起来。

 环游世界之前,先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蒙古人

一觉醒来在沙漠,都市人焦虑症发作!

    次日清晨醒来,简单的梳洗,身体因久乘骆驼开始酸疼。在灰蒙蒙的天色中探险队打包启程。不时可以感受到丝丝的雨点落在脸上。众人不语,却暗自担心如果下雨怎麽办?会不会渴死或者饿死在沙漠里面?然後被狼叼走?

向导巴图老师淡定自然,默默前进。

一眼望去茫茫沙海,来自都市的旅伴担心驼队迷失方向焦急的不停询问向导巴图老师:我们迷路了吗?我们走得是否是最近的路线?

这个问题可把巴图老师问倒!!巴图老师说一脸不解的用蒙古语讲了一堆。巴依尔翻译说道:我们目前走得方向没错啊?

    後来才知道,巴图老师对我们的低阶问题感到好笑:沙漠没有路,沙漠每天都在移动变化,也没有迷路的问题。巴图老师从十六岁开始加入盐道驼队,这条路他已经走了三十多年,只记得方向,至今还没想过迷路的问题?

    狐狸、老鹰与挖矿者

    过了午後天气开始放晴,简单的填饱肚子,稍作休息後继续启程。路途上,一只灰色的狐狸从洞里跑出来,奔跑一阵然後再回头,观望我们这群沙漠的不速之客,缓缓的消失在沙漠里。

巴依尔说狐狸专门吃老鼠跟兔子,对牧民、草场跟饱受鼠害的沙漠植物而言,是个保护生态的好帮手。

    天空有两只鵟在翱翔盘旋,看来这里的生态链还是挺完整的。但巴依尔指着沙漠里面的大坑说,现在内蒙古沙漠最大的威胁就是探矿,即使没有开采矿源,坑坑洞洞的草场仍是一莫大的破坏。

   

    (勘探开矿已经成为草原沙漠最大的生态破坏问题。)

    几日之内,观察团陆续在途中看到许许多多勘探点。让人感叹,自然界最大的威胁,果然还是人类的开发野心。

草原是个游牧文化的大教室”—环保志愿者荣燕

对於生活在农耕文明地区的大多数汉人而言,沙漠意味着一种危险、枯燥、缺乏生机的荒无之地。

长期关注草原生态多样性与牧民文化的志愿者荣燕认为,这是由於外界对草原文明认识太少的缘故,虽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是以农立国,但农耕文明只构成中国文化的一半,另外一半则是在内陆草原沙漠地带生存的游牧文明,然而大部分人往往只看到前者,对後者所知无几,这是对中国文明的误解,正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者的竞争刺激、相互适应,才使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



荣燕引用内蒙古生态学家刘书润观点,认为在人类适应草原沙漠的自然条件过程中,也逐渐演化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是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与思考方式,称之为草原生活文化。

荣燕进一步说道,草原与沙漠正是游牧文化的代表。游牧文化并不是蒙古人的选择,是自然的选择。让人顿悟了为何几千年来,游牧文明为何位处艰困的自然环境,却能够屡屡征服农耕文明。

在沙漠,生命存活必须展现更强韧的生命力,珍惜有限的资源,善用智慧适应环境,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会被自然环境淘汰,这就是草原民族比农耕民族更强悍的原因。

        巴依尔认为现在推动的禁牧限牧或者划草场建围栏,很可能反而伤害草场与游牧文化的生态健全面貌。这话说回来,些问题虽然与来自都市来的我们简直八竿子打不着,但一旦置身沙漠骑在骆驼背上,却让人不禁认真关切眼前的游牧文化保护问题。

与最美的活佛仓央嘉措结缘

第二日的旅程在傍晚经过美丽的三道湖,草地上牛羊怡然自得的吃草,远处的湖心有一大群水鸟悠然。不久就抵达第二天的预定投宿地点承庆寺。承庆寺相传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圆寂之地。


     (夕阳下的承庆寺,承庆寺蒙文名字称为"蒙吉楞",是藏传佛教在内蒙古的着名寺庙。)

倉央嘉措于十七世纪晚期即位为六世達賴喇嘛,因藏區與蒙古汗的政治鬥爭被废黜,相传他在被送往京师途中病死於青海湖。另一个大众更乐於相信的传说是,大清康熙皇帝不愿接手这个烫手问题,暗示使臣让這個被廢的六世達賴自己出走,因而仓央嘉措隐姓埋名云游四方弘法,最终来到阿拉善。

阿拉善普遍认为倉央嘉措在1716到阿拉善落脚弘法,并先後建立廣宗寺(又稱南寺)承慶寺(吉林寺)。

仓央嘉措被稱為最美的活佛,传说因面容俊秀与文采出众而闻名。有人认为,倉央嘉措或许以风流浪荡的行为举止表明自己并无政争野心藉以避禍,留下大量詩歌集,其中不少描述男女之情,是以诗歌隐喻佛法因果。
    
尽管倉央嘉措的生平在藏傳佛教历史仍存在爭議,但他热爱世俗生活、离经叛道的作风被世俗者冠上情僧称号,更成为藏密文化追随者眼中的浪漫精神代表人物

夜晚,我们挂单在承庆寺的管理喇嘛家中,透过巴依尔的翻译,喇嘛爷爷用蒙古语与我们简略介绍仓央嘉措与承庆寺的渊源。他说,仓央嘉措最後在承庆寺圆寂,遗体後来被送往广宗寺安座。遗憾的是,文革期间仓央嘉措的遗骨被烧毁,最後僧人在灰烬中抢救出舍利子与遗物,分别安放于广宗寺、承庆寺。

清晨七点,沙漠土壤的表层有不少结上一层雪白的冰霜,拍完三道湖的日出,我走进承庆寺内,坐在榻上,倾听老喇嘛低沉平缓的诵经声调。

虔诚礼佛友人发愿要磕完999个头,建议我也一起大磕头,我曾经在电影中看过这样神圣的敬礼,从头上至胸前合十敬拜佛法僧後,整个人趴下平躺合十敬拜。第一次自己磕头,原本只是做十个,做着做着,就这样忘我的继续磕头,直到启程的的催促。


      (喇嘛老爷爷跟奶奶亲切的送行。文革以後,喇嘛成家渐渐普遍。

神秘的沙漠湖泊努尔特

    第三天启程,人与骆驼的默契渐入佳境,但是腰酸背痛屁股疼的感觉却比前两日更明显。两个小时路程後,一个奇幻美丽的沙漠湖泊努尔特进入眼帘,我们在湖边休息午餐。

    一行人屈着上身缓缓接近湖边,湖旁湿地有大面积的芦苇,湖面上大量的水鸟,湖中岛上面有两只牛儿自顾的低头吃草,湖面映照出沙丘,美景如诗如梦让人有种超现实的幻觉。谁能想到沙漠中的湖泊竟这般美艳动人,叫人赞叹不已!!

(努尔特湖拥有珍贵的沙漠湿地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也必须严加小心伤害生态。)

正当我们流连驻足舍不得离开,湿地旁的乌鸦焦虑的嘎嘎警示,警告我们这群入侵者,这里是牠的地盘。旅伴警告不能太接近野生鸟禽栖息地,否则不只是打扰野生动物,甚至母鸟也会受到惊吓也会弃巢抛弃幼鸟。

生态旅游最深刻的生命教育是尊重自然万物,关切自然环境细节的变化。

真正的蒙古族勇士那达慕验证勇气与荣誉

    最後一晚的夜幕降临前我们抵达查湖桑的一个农场,农场主人似乎外出,备用的帐篷终於派上用场,一群人分工打水生火、搭帐篷。

    晚餐时候,一盏摩托车车灯缓缓从沙丘接近,农场主人鄂尔登图回到牧场。鄂尔登图也是巴依尔一起长大的同学兼玩伴。鄂尔登图见到我们的向导巴图老师却显得意外,原来两人都是历年参加那达慕比赛的对手。

    那达慕是阿拉善盟的年度大事,比赛骑马、骑骆驼、骑马射箭、结绳与其他牧民技艺的大型比赛,也是传承彰显蒙古文化的文化盛会。

    今年50岁的巴图老师是多次代表腾格里苏木参加那达慕比赛的选手。为了证明,他向我们细数着他的"战绩":在超过三百位来自各旗、苏木的选手当中,巴图老师曾经荣获骑马射箭第一名、骑马第二名、博克(蒙古摔角)第二名等等多项大奖的荣誉。

在巴图老师与鄂尔登图身上,我看到蒙古族勇士的共同特质:干练沉着、踏实稳重,这或许是在沙漠烈日风沙与旷野放牧生活历练出来的牧民本色。巴图老师总是沉着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在气象变化、路程掌握、骆驼牲畜情绪不稳的驯服上,巴图老师从未担忧,这或许归功於30多年的沙漠放牧经验。

    体验不便才能珍惜眼前--沙漠教我们的绿色生活

最後一天上午启程返回特莫乌拉嘎查,身体的疼痛渐渐缓解,感觉这都市来的身体才正要适应骆驼背上的生活。心里想着这几天下来的最大体验,没有手机讯号,没有电脑、没有网络跟电子邮件,没有水龙头与抽水马桶,甚至身体的酸楚都无时无刻在提醒自己是个都市人,不属於这沙漠的一部分。身心灵却感觉到许久未曾感受的富足。

旅伴在最後一日清晨说在沙漠这几天,就连倒洗脸水都觉得浪费。或许这就是沙漠的生活哲学,因为一切都得来不易,所以必须格外珍惜。

(生态旅游参与者从旅途最初的不安迟疑,到最後骑乘
骆驼展现的从容自信。她说这一趟旅程除了美好回忆的丰收,还让她重新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恐惧并超越自我。)

这难道不就是环保的真谛吗?在这个没有物质丰裕的时代,人的欲望却永远不能得到满足,该反省的是发展的不够,还是不懂节约需求爱惜资源呢?

学会欣赏与尊重牧民文化

为什麽想回来内蒙古过这样的生活?旁人不解的问巴依尔

 我本来就是蒙古人,现在我要学习做牧民!巴依尔说。

巴依尔回忆起十多年的漂泊打工生活,1997那一年巴伊尔16岁,跟大部分的牧区青年一样,向往沙漠外面的世界,他决心外出闯荡,到大城市见见世面。

为了学习厨艺巴依尔从学徒干起,为了讨好师傅,都得拼命干活起早贪黑。打工的生活其实多半是艰苦与寂寞,离开牧区十多年的巴依尔,足迹已经踏遍大半个中国,繁华的城市生活让他感到疲惫与困惑。

走遍天下,才发现家乡是最可爱的地方为了找回蒙古人的文化认同感,巴依尔重新开始适应学习牧民生活。

回到巴依尔家的午後,达来爷爷默默的教导巴依尔结绳的技巧,敖奇龙在旁边似懂非懂的看着爷爷跟父亲,三代同堂共同传承这个蒙古牧民家庭的生活智慧。

   

(巴伊尔家三代同堂共同传承草原牧民的生活文化,同时又能藉由生态假期的创新,为保护牧区生态与文化创造新的可行之路!)

    穿越腾格里沙漠追求的不是探险刺激与享受,而是传承草原文化以行动支持生态保护,尊重生命的自我实现。

[1]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指出,2000年到2010年间,乡村地区平均一天,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个小时,消失4所学校。
        
(Sina Blog  志愿者林吉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