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完成乌兰木伦遗址考古遗迹模具制作

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保护棚远眺
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保护棚远眺
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第⑧层犀牛骨架模具制作伊始准备
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第⑧层犀牛骨架模具制作伊始准备
翻模工作现场(右起:周国平、高丽芳、张绍光)
翻模工作现场(右起:周国平、高丽芳、张绍光)
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第⑧层犀牛骨架模具制作过程中
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第⑧层犀牛骨架模具制作过程中
开始为模具上色
开始为模具上色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日前,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古脊椎所乌兰木伦遗址发掘领队侯亚梅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实验师周国平、高丽芳和技师张绍光前往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参与考古出土遗物的翻模工作。这项工作从初夏即开始酝酿的工作却因研究所内工作任务繁忙,技术人手抽调不出而延迟至8月中旬得以成行。
这次野外操作面临的工作对象是2012年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第⑧层出土的一具几近完整的犀牛骨架化石,经鉴定该犀牛在当时拥有水源的遗址现场前往喝水,不慎陷入泥沼丧生并被迅速埋藏至今,其上未见该遗址各文化层骨骼化石上的人工痕迹,这也在另一方面证实其迅速埋藏而未及被人利用的事实。骨架相当完整,效果直观,然而难以永久保存,将该遗迹通过技术手段翻模,可完整再现出土现场的效果并方便展出。周国平一行3人于8月17日抵达后立即投入工作,他们仔细考察了骨架的埋藏情况,细心设计了工作方案,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每日在遗址现场蹲着工作,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在十多日内经过修整、制模、上色几个详尽的步骤,使用硅橡胶,树脂等材料,终于成功制作完成了这具披毛犀骨架发掘遗迹现场的翻模制作工作,得到当地文物部门和考古队的一致赞赏,他们也汲取了新的工作经验。这项工作的完成为日后文物展出、提供生动的考古发掘遗迹现象,解读古环境,向公众直观地普及考古学、古生物学以及古环境学方面的科学知识创造了优越条件。
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收获了工作的成果,增加了对鄂尔多斯文物工作的了解。带着对乌兰木伦遗址的感情和鄂尔多斯城市新区建设的美好印象,周老师一行3人即将再次启程,踏上归乡之路。(胡越 侯亚梅 供稿)(神秘的地球uux.cn)
(从这里转载请注明本网站的地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