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

气候变化可能将使中国空气污染加重

出于对一个大问题的害怕,一个政府投入了大量的钱。数千亿美元的钱。然而,钱并不真能解决问题。
哈佛大学的一位知名科学家说,这可能是中国将会面临的情况,中国正试图解决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此番话是在上海的一个有中美两国的著名科学家和污染治理专家参加的、为期两天的闭门研讨会之后说的。

“这里的政府正面临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对这个问题怕得要命,”克里斯·P·尼尔森(Chris P. Nielsen)说,他是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中国项目的执行董事,该项目组织了上个月在上海召开的题为“中国2035:能源、气候与发展”(China 2035: Energy, Climate and Development)的研讨会。
搞清楚空气污染的化学成分本身就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还有污染与当地的地形和气象相互作用的问题。再就是政策缺乏灵活性的问题,这些政策基于中国宏大的、极为官僚的五年计划,这可能会降低国家根据科学发现的出现进行调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尼尔森说。
但是,一个更大的因素也许在起作用:气候。
诚然,中国在试图减少空气污染问题上正在花大钱,空气污染常常让中国的大片地区被雾霾笼罩,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在提高汽车排放的标准。甚至有报道称,中国在使用无人驾驶飞机来侦查违规排放的工厂。
“并不是这些手段可能都不行,而是‘这些手段能多好地解决问题’?”尼尔森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采访后不久,他回了美国。
“这个问题有其复杂的原因,”他说。“而且真是这样,如果你试图关闭排放,那应该有所帮助。但可能并非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有效。”
这就是气候假说(警告:经过了必要的简化):随着地球变暖,被称为“西伯利亚高亚”的高压冷空气系统将减弱,这个系统影响到许多地区,包括中国。这就意味着能将雾霾和让污染物聚集并相互作用的滞留空气吹走的风会减少。导致更多的雾霾,降低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能力,让地面温度降低。其效果是降低产生对流降雨的热量,而降雨可以清除空气中污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恶性循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恶性网络问题。
如此来说,化学、气象学和气候的现实意味着政府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个政府在采取当地措施上能花多少钱呢。
尼尔森警告说,至少在现在,“气候假说”只不过是一个假说而已。
“这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他说。“有很多理由认为这个假说有实质性的东西。但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东西。”
“北极地区在比中纬度和热带地区更快地变暖,”他说。“由于北极”与其他地区的“温差在减小,大致来说,可以推测空气滞留程度会增加,基本上这样。”
至于对西伯利亚高亚的具体担忧,“两个方面的证据都有。”中国的空气污染,尤其是北方的空气污染,“很明显地出现过极为糟糕的情况,其原因中肯定有气象现象起的作用,逆温层越厚,空气停滞越严重,”他说。
在六月底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篇研究中,斯坦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导致为维持未来空气质量目标所需的污染管理水平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引起的全球变暖也在导致更多的污染。
这些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坏的空气质量已经每年在全球导致260万至440万人的过早死亡。
上海研讨会的中方参加者婉言拒绝公开讨论这个问题,理由是污染是个“敏感”问题。
但是,尼尔森和其他人说,尽管中国对污染的化学、气象学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复杂相互作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但从事这项研究的人还不够多。
“即使是在环境科学领域,包括西方的和中国的,人们也刚刚在”PM2.5“化学成份分析的起点上”,他们在研究这些微颗粒物中的哪些“实质上带来那些健康后果,使过早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他说。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a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