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

7万亩树木死亡引发的思考

2013-08-30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30日电(记者景如月 张云龙)在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治沙造林成果后,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兴隆沼却出现了树木大量死亡的现象,引发当地部门和专家的反思。
  据兴隆沼林场副场长王连胜说,2005年兴隆沼地区树木开始出现零星死亡,到2010年死亡面积已达78000多亩,约占现有林地面积的20%。死亡的树种主要以杨树为主,也有榆树和其他树种。
  “随着气候干旱的加剧,还会有树木相继死亡。如果未能及时找到有效应对措施和方法,势必会出现新的沙化现象,引起新一轮的生态危机。”他说。
  兴隆沼是科尔沁沙地中的一个人造绿洲,种树防沙治沙效果明显,为什么树木会突然大量死亡?
  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实地调查发现,降雨量减少、河流水库入渗补给量的减少、过度利用地下水等造成的缺水是主要原因,抽样调查显示,地下水埋藏深度由1994年的3米~5米下降到现在的7米~13米。
  调查结果显示,兴隆沼地区正处于一个枯水期,长期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断下降,植物不能从土壤中获得有效水分。
  记者采访发现,人为因素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兴隆沼地处西辽河和教来河之间,水利条件相对较好,但是近年来,由于上游用水量增加,兴隆沼接受的西辽河补给量和孟家段水库入渗补给量由7000万立方米/年降低为2500万立方米/年。
  另外,兴隆沼各种机电井数量大幅度增加,直接取用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开发量超过补给量。
  为什么死亡的树木绝大部分是杨树?也引起了调查人员的重视和思考。
  专家发现,兴隆沼地区杨树面积过大,由于杨树属于阔叶树种,其蒸腾耗水量较大,地下水供给缺少,加之抚育等管理跟不上,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常学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北方绿化大多淘汰当地品种,选择长得快的杨树。从长远来看,生态效益不佳,要引起反思。绿化治沙,要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注意树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甚至要考虑是选择种树还是种草。
  目前,奈曼旗委、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初步制订了兴隆沼未来的规划,积极调整农牧林各业比重,大力发展效益型畜牧业,完善牧场防护林体系,减少农业种植规模,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建立长效稳定的生态系统。严格地下水开采利用,适应性调整树种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因干旱造成的农牧林业损失,实现农牧林水协调发展。
  “今后将控制和减少阔叶林总量,大力提倡针叶林、灌木林和经济林以及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推广抗逆性强的树种和混交林栽培模式。”王连胜说。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http://www.nmg.xinhuanet.com/xwzx/2013-08/30/c_117158378.htm

(从这里转载请注明本网站的地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