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蒙古文化在哪里?

转自微信
2013.8.2
纽约

   201367日至10,在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举办了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成果展,  由市文化局、文联、群艺馆等部门联合主办。
    人们观看展览后发现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晋剧、二人台、爬山调、剪纸等文化艺术形式,另外摆放了一些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走西口传进来的农耕器具以及建国初期的老物件等。展览中几乎寻不到一点点作为本市、本地区主体民族--蒙古族的文化遗产踪迹!这是什么现象?
呼和浩特的文化主旋律毫无疑问应该是这里的主人蒙古人的,再退一步讲,南蒙古还有所谓的“三少”达古尔、鄂伦春、鄂温克族,另外有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其它数十个民族,但展览中只看到一个汉族的文化符号。这足以看出当今南蒙古是自治的、多民族的和睦大家庭这一弥天大谎。

网友提出疑问:
1.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官方主流文化是否应当是蒙古族传统文化、游牧文化?  是否至少应包括蒙古族文化?
2.  呼和浩特建成之今,  一直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蒙古族群众难道一点文化遗产都没有留下吗?
3.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政治中心,  在呼和浩特没有蒙古族群众和干部吗?市政府和文化局里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吗?  蒙古族文化在自己的地区这样被无视,  正常吗?
4.  党的民族政策与国家法规中明确规定:“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 市政府、市文化局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了吗?  党的这一民族政策难道只是纸上谈兵?   
5. 有一种解释:这里的"民族"只是指汉族,  展览的标题写错了!  是《呼和浩特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成果展》

【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呼和浩特有400余年的悠久历史,最初是由蒙古族土默特部头领阿勒坦汗于1581年正式筑建的。因城墙与建筑都用青砖来筑成,故当时汉人把"呼和浩特"这一蒙古语名称的本意"青色的城"音译为“青城”。 
      1.  1572年蒙古族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2.  阿勒坦汗逐步统一蒙古各部及漠南地区 ,1581年建都青城。
        3.  阿勒坦汗去世后,  夫人三娘子主掌青城,  度称青城为"三娘子城"
        4.  明王朝称青城为"归化"
        5.  清朝年间,  1694年开始,称青城为"绥远城";   清末,又称"归绥城"
        6.  民国时期,  1928年在青城建"绥远省"
        7.  日寇占领时期,  称青城为"厚和特别市""厚和""呼和"在蒙古语中是同一个字,这里只是音译不同。

        8.  1954,  新中国恢复青城的原名,  命名为"呼和浩特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