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铁骑是一支剽悍、强大的军队,曾经横扫欧亚,攻城拔寨,势不可挡。可是,这样一支军队,在进攻合州的钓鱼城时,却遭到重创。
合州是什么地方?就是今天的重庆合川县。这地儿虽小,但却是“倚天拔地,雄峙一方,三面临江,开势陡绝”。
当时蒙古军团的军事首领是蒙哥大汗元宪宗,号称“上帝之鞭”。
公元1251年,这位蒙哥大汗登基,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攻宋侵略战争。公元1252年,蒙哥大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南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秋,蒙哥大汗亲率御营亲兵4万,分三路进攻四川,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约有10万之众。一路连战连捷,攻克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南宋许多州县,最后,兵临合州钓鱼城。
很显然,他不是来钓鱼的,他要一举拿下这座城池。由于已往太多胜利的经历,蒙哥大汗口气也很狂妄,他宣称:不出一月,我将踏平钓鱼城!
这既是宣言也是口号。而一场战争的成败,光靠宣言和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这蒙哥大汗也不是虚张声势,他的军队具备这种实力。也就是说,士气、战斗力、武器等等各方面,蒙古军队均属上乘。然而,意外的是,从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起,蒙古大军对钓鱼城发动了数次疯狂的进攻,却始终没能攻克钓鱼城。蒙哥大汗急得满头大汗,这位横扫欧亚无敌手的“上帝之鞭”,曾经让欧洲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发抖,今时今日却屡战屡败。
这座钓鱼城俨然足球场上的一匹黑马,中国男足5比0大胜巴西男足,你信吗?这是神话,而发生于公元1259年的四川合州的宋蒙钓鱼城之战,却不是传说,它是中国古代防御战中最浓重的一笔。
为什么钓鱼城如此难以攻克?难道是悲情南宋当真哀兵必胜?这是一个心理因素,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的防御体系。这钓鱼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在哪里?在悬崖峭壁上,城墙是用条石垒成,坚不可摧。内城不是想象中那样只有住户和驻军,那里面有大片可耕作的良田,四季水源不绝。看看,外城的地理条件险要,内城资源丰富,这就是典型的可长期坚守的城池,你怎么攻打?
这钓鱼城已经摆明架势:我们要打防守反击。
而且这仅仅是小环境,还有大环境呢。
大环境要追溯到公元1241年。这一年,蒙古窝阔台汗去世,其内部政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得到喘息的机会,腾出手来,对各个战场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尤其是在抗蒙战争中战绩颇着的大将余玠进入四川,他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其形态星罗棋布,又可及时地互相支援。
合州钓鱼城,就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到了公元1254年,合州钓鱼城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的民众为了躲避兵乱纷纷到此安居,钓鱼城因此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蒙哥大汗显然对这一点不够重视,四川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敢进攻蜀地,情况不明,准备不足,必将死无藏身之地!
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准确地说,是从公元1259年2月7日开始的。蒙哥大汗发动了第一次战斗——攻打一字墙。
这一字墙就是横城墙,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阻碍城外敌军的活动,二是城内守军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
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
2月9日,蒙古军猛攻西门,未能攻克。
同年3月,蒙古军转而攻打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告失利。
转眼到了4月,上天给了钓鱼城守城军喘息休整的机会,连降大雷雨,持续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古军又改变进攻策略,于4月22日重点进攻护国门。27日夜,蒙古军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异常惨烈的激战。钓鱼城的守城驻军死伤无数。《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
这样激战了近十天,虽然钓鱼城守城军伤亡很大,但还是顶住了蒙古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无论你有多少次高潮,我军依然坚挺不衰,最终将蒙古军击退。
这时候,已经是5月了。蒙哥大汗不知道,此刻离他的死期,仅仅只有两个月了。
按理说,这时候蒙古军应该调整战略战术,久攻不下,起码要找到原因。久攻不下,自然是围困为上策,不打你,我困死你,看你能坚持多久。粮草总有吃光的一天吧。就当时的大势来看也该如此,蒙哥大汗应当留下一部分军队,围困钓鱼城,然后率领主力部队东下,和忽必烈等军会师,这样才能一举攻占南宋。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其中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他手下将领的原因。
他手下的将领,执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将领术速忽里提出的,就是部分军队困守,主力与别军会合。另一种意见,是其他将领提出的,极力主张继续强攻钓鱼城。持这种意见的将领和蒙哥大汗的心理一样,胜利已成为他们的习惯,因而他们容不下失败,他们是自负的,骄横的。过分看重自己的强大就叫狂妄。蒙哥大汗也是如此,他最终没有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下了决心,继续猛攻钓鱼城。
这时候,蒙古军有两大难题。一是虽然武器精良,但由于钓鱼城地势格外险峻,攻城的器械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二是蒙古军,真正勇猛无敌又灵活多变的是骑兵,在钓鱼城,骑兵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自宋、蒙钓鱼城开战以来,蒙古军强攻5个月未能成功。6月的时候,蒙古军总帅先锋汪德臣居然只身单骑来到钓鱼城下,企图招降城内的守军,这个总指挥的脑袋也是被驴踢了,异想天开,人家要愿意投降,何必苦守数月。你在城下招降是不是,正好,居高临下投射飞石。这位可怜的总指挥,脑袋被驴踢后又被飞石击中,重伤不治,没几天就死在缙云山寺庙中.
汪德臣一死,蒙哥大汗伤痛欲绝,这个总帅先锋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攻坚战打到这个份儿上,生生给人弄成了残疾就别打了吧,不!蒙哥大汗抓狂了。他要报仇,继续攻打。
此时钓鱼城没有救援,增援钓鱼城的宋军被蒙军阻隔了,始终没有抵达。意想不到的是,被困长达几个月,钓鱼城里的物资依然充裕。守城将领王坚还故意挑逗蒙古军,他命令守城军士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以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声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
6月正值酷暑,远道而来的蒙古军水土不服,军中暑热、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十分糟糕,已然呈现出溃败景象。
7月,蒙古军损失惨重,随蒙哥出征的将领,不少都战死于钓鱼城下。蒙哥大汗本人也不幸身亡。
钓鱼城由此被各国史学者称为“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然而,由于史料对蒙哥大汗的死因记载不明,引发诸多猜测。他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呢?
具体地说,关于蒙哥大汗的死法有五种。
第一种死法:蒙哥率领蒙古军攻打钓鱼城,城头兵士乱箭齐发,将蒙哥射死。四川合江县钓鱼城旧址钓鱼山忠义祠内,有一座《新建二公祠堂记》石碑,是明朝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所立。碑文的内容说蒙哥是中飞矢而死。《中国通史纲要》也持这个观点,都认为蒙哥是被箭射死的。
有碑文有书籍,还有诗歌呢。南宋着名诗人刘克庄写了一首诗叫《蜀捷》,诗里云: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
从这首诗里可以获得同样的信息——蒙哥被箭射死。
这种说法既有一定的依据,而且也符合情理,冷兵器时代打仗,被箭射死是很普遍的事情。因而,关于蒙哥这种死亡说法,也非常普遍。
接着说第二种死法:有一本书叫《海屯纪年》,说蒙哥在进攻时,乘坐的战船被宋军的潜水者凿穿船底,船沉没了,蒙哥溺水而亡。先说这本书,是公元1307年小阿美尼亚海屯口授的东方史。可信度到底有多大呢?更重要的是,水战的遗址在今天的重庆市北碚区的北温泉旁的江段,水流比较平缓,江面最宽处不足千米,最窄处才百余米。而且,此战是宋军水师大败,怎么会是蒙哥所乘的战船沉没了呢?
这种说法不是很站得住脚。
第三种死法:生病医治无效死亡。波斯政治家、文学家拉施特哀丁编纂的《史集》中说,蒙哥好饮酒,时天气炎热,蒙哥军中流行痢疾,蒙哥亦染疾而死。持这种说法的书籍还比较多,在清朝人毕沅所着的《续资治通鉴》也记录了这种说法。意思是,强悍的蒙哥最终是患上痢疾,拉稀拉死的。
这种可能性也确实存在。公元1259年6月以来,攻打钓鱼城的蒙古军中流行暑热、疟疾、霍乱等疾病。再看《元史?宪宗记》对蒙哥之死的描述,非常简单:“癸亥,帝崩于钓鱼山,寿五十有二,在位九年。追谥桓肃皇帝,庙号宪宗。”没有指明蒙哥死亡的真正原因,但透露出其死亡的突然性,由此,蒙哥病死军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第四种死法:被炮所伤而亡。这一死亡的说法又分为两种,一是炮风震伤而死。清代《古今图书集》中的《钓鱼城记》一文中说,蒙哥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遭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蒙哥为“炮风所震,因成疾”。就是说,人家打炮,你偷看,不幸挨一飞锤,然后病倒,病倒以后,蒙古军班师转移到愁军山,最后死在金剑山温汤峡。公元1484年明朝四川巡按谢士元在《游钓鱼台山诗序》中,也说蒙哥是遭“炮风致疾”而亡。民国的《合川县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并且说明了蒙哥中炮风的地方,就是现在钓鱼城嘉陵江对岸的东上,现称为炮台山。
第二个被炮所伤而亡的说法是,蒙哥被炮石击中。7月,蒙哥汗以马军寨之马鞍山为桥头堡,向钓鱼城内城发起进攻,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蒙哥汗被飞丸击中,蒙军自钓鱼城撤退到愁军山。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中国古代史?元朝史话》——宋军发炮石击中了蒙哥,伤势过重死于军中。钓鱼城旧址有一处地方叫脑顶坪,据说,这个地名就是因为蒙哥死于此而命名的。
最后一种死法,很有意思。根据最新的一项考古发现,蒙古大军七百多年前,攻打南宋在重庆钓鱼城据点时,挖掘的一条地道。地道纵横交错,道宽约1.5米,高约1米,连接钓鱼城内外。经考古发现,地道内填充礌石,还出土弹片、石磨、瓷片等南宋生活用品。专家指出,地道剖面呈倒“凸”字形,这种形状既可节约工时和人力物力,亦能隐藏伏兵,地下凹进去的一部分,可做排水之用,而两边的土台可作为士兵休息之处。说明蒙古军不但精于骑射,也擅长于地道战。蒙古军突破奇胜门,将守城寨主和众多士兵杀死,主要得益于这条隐藏极深的地道。该地道位于钓鱼城奇胜门以北,约一百五十米处的山体中,主要由主信道、支道、竖井组成。
这条地道让蒙古大军一度破城,南宋国运差点提前结束。
当时,蒙古大军曾采用地道战方式,破城而入,但很快被守军击退,地道被宋军发现,便用礌石将其封住,以绝后患。于是,这最后一种说法,蒙哥有可能死于地道战中。
当然,关于蒙哥死亡的说法,还有林林总总,譬如“病毙说”,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蒙哥当时病死在钓鱼城下,有可能是“中风”而亡。因为当时的气候环境条件极其恶劣,而蒙哥在焦虑、紧张和疯狂的情绪下,很容易中风脑溢血。此外,还有“气毙说”,南宋人黄震在《古今纪要逸编》中指出蒙哥之死是因为屡次攻钓鱼城不克,而且多次被合州知州王坚所败,总帅先锋汪德臣也死,蒙哥羞愤难当被活活气死了。
更重要的问题是,蒙哥具体的死亡地点,如采信“溺毙说”,蒙哥的死亡地点就是在今天的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旁的江段一带;如采信“病毙说”和“矢毙说”,蒙哥的死亡地点就是在钓鱼城上合州城下;如采信“炮毙说”,蒙哥的死亡地点就是在金剑山温汤峡。死亡的真正原因不一样,死亡的地点也不一样。遗憾的是,我们最终也无法确定蒙哥的真实死因和确切死亡地点。
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http://www.cankaoa.com/bbs2/201306/thread_93256_1.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