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联邦制药内蒙排污遭质疑 地方袒护归咎农业污染


2013-06-17

  6月4日,“世界环境日”的前一天,央视新闻直播间一则《拯救乌梁素海》的新闻调查,似乎又重新定义了乌梁素海生态恶化的主因——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太迁强
  该调查发现,在乌梁素海的入水口冯格胡(音)扬水站,大量的呈淡黄的水正源源不断的从水渠中抽入乌梁素海。这些水大部分来自当地的农田退水,占乌梁素海的入水量的百分之九十。
  画面显示,由于乌梁素海上游的巴彦淖尔地区正处在春耕末期,因当地土地盐碱度较高,大量的农田与瓜果地在耕种前需要引用黄河水进行大面积浇灌的同时,通过退水的黄河水带走大部分盐碱,减轻土地中的盐咸度。从而导致了上述大量的农田退水排入了乌梁素海。如是,该湖泊生态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一主要原因,看起来并无可厚非。众所周知,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化肥使用率普通偏低,一些化肥的氮磷成分会随着雨水流入到河流湖泊中。但问题是,只有在刚施完化肥后,遇到突来的大雨冲洗才能带走土地中大量的化肥成分。
  但从画面中不难看出,目前,大部分排入乌梁素海的农田退水,是当地浇水压碱后的退水。浇水之前的农田并没有进行化肥的使用,同时,这些农田是在去年秋收之后,一直荒芜,根本不存在施肥后再浇水压碱的可能,顶多是上一年度地里存留的化肥残留成分。但经过一个冬天雪水的融化,估计大部分已经渗透到了土壤深层。
  可见,将这一时期的农田退水带走的应该盐碱成分居多,而不是氮磷成分居多的有机物。那么,如此草率的定论为农田退水中的化肥成分为乌梁素海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着实过于武断,且极奇缺乏农业常识。
  以笔者从小生活在南方农村的经历看来,曾经见过父辈们因稻田中施肥不久,突遇大雨冲带走了稻田里的化肥成分,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只好待到天晴后再次花钱买化肥。同样的道理,属于西北少雨的巴彦淖尔地区,适种玉米(2427,-3.00,-0.12%)、葵花等干旱作物。很少有像南方水田那样就水施肥,基本上是田地被水浇透过后才施肥的居多,化肥顺着湿润的土壤渗到作物的根系。除部分种植前的底肥之外,但这些底肥也是浇水压碱之后,播种时使用。难道当地农民连基本的常识不懂,在浇水压碱的同时还在施肥么?那不,农民买化肥的钱不都打水漂了。
  显然,农田退水顶多只是乌梁素海生态恶化的一部分原因,如果说其是主因实则太过于迁强。实际上,农田退水只是巴彦淖尔环保官员们的搪塞而已。
  为联邦制药找借口
  早在今年三月底,本报记者实地采访时,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位副局长,更是振振有词的说,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长期以来,农业化肥使用过多经农田退水致乌梁素海生态恶化。本报记者追问有没有相关调查报告支持他这一结论时,他却表示这一说法是来自农业部门的。
  对于辖区内COD(化学需氧量)污水排放的大户——联邦制药则是格外照顾。他解释说,联邦制药的污水是在排到了巴彦淖尔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其排入到污水厂的污水COD都在400mg/L以下,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排放到干渠。
  以目前联邦制药原料药世界第一的生产能力计,日均产生的高浓度COD污水将达到25000吨的水平,按每吨30~35元(包含电费、人工、折旧、药剂等费用)的污水处理费用计,保守估计,其日均污水处理费用至少需要75万元,一年的污水处理成本则高达2.7亿元。而去年联邦制药净利润才1.6亿港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联邦制药做到达标排放的成本压力是巨大的。
  但在这位环保官员眼中,联邦制药的污水处理是在同行业中最好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四五期联邦的环保投入就达到了总投资的百分之四五。”
  可出乎这位环保官员意料的是,本报记者离开环保局到污水厂一探究竟时,却赶上了巴彦淖尔污水厂与干渠相通的排水口“门户洞开”,不知是处理后的污水还是未处理的污水正源源不断的排出,随之取回的水样化验结果显示,COD成分高达305mg/L,超过该污水厂处理后的排放标准60 mg/L 的5倍之多。
  而结合此次新闻调查来看,视频中一位当地环保监测人员在两处干渠所取水样的化验结果,COD值分别为53.9mg/L和61.3mg/L。要知道这是在当地农田退水时的COD值,而三月底没有农田退水时却高达305mg/L。可见,近期的农田退水反倒帮了当地环保官员的一个大忙——稀释了当地工业污水的COD值。
  事实上,硬把农田退水当作是乌梁素海的主因,是不地道的,也有失公允的。当地农民本来就是工业污水的受害者,现在又要背负着恶化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的“罪名”。这对纯补又可爱的河套农民来说,太冤呢!
  不过,当地环保部门极力将乌梁素海生态恶化的主因转移到农业污染上,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借口。既可推脱转移掉自己环保监督不利的视线,同时又给其辖区内像联邦制药这样的排污大户做了掩护。虽然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好,但他们的演技水平却太差,弄巧成拙。
  画面中,当地环监支队马副支队长领着调查人员,不在工业污水源头的临河经济开发区拍摄,反而趋车几十公里,到没有大型工业园区的五原县。在该县找了一处流动性不大的水渠,并称他们四处寻找没有发现企业排污。马支队长指着发黑的渠水解释说,渠水是农田灌溉渗透的水,因作物桔杆腐烂致水质发黑。
  从画面拍摄情况来看,拍摄时间应该在是四五月份的春耕末期,画面中这位官员也太不了解农业,春耕播种期间怎么会有大量的农业用水灌溉呢?此时用水最多的是浇水压碱,通过流速较大的黄河水冲带走地里的盐碱成分,如果这时的渗水较多的话,首先这一渠水也不会这么黑,其次渗水增加则会相应提高水的流速,但画面中发黑的水却几乎是静止不动。
  相反,每年七八月间当地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才会有大量的农田灌溉,应该那时的渗透水是最多的。加之片中所说乌梁素海所在地区年水份蒸发量十分惊人,一条条宽约两三米的土质水渠竟能将去年渗透的灌溉水保留了近十个月,真是奇迹呀!
  再说,该水渠所在的五原县,离乌梁素海少则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如此流动不强的水渠,又是如何将这一渠含有大量氮磷成分的农业灌溉渗透水注入到乌梁素海?
  不难看出,当地环保官员为联邦制药这样的COD污水排放大户找的借口太迁强了,反而弄巧成拙。在此,笔者建议,与其挖空心思找借口,不如在环保监察中多下点功夫,多做点监管实事。毕竟乌梁素海的生态恶化,留给你们这些环保官员的时间不多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http://www.cnwnews.com/html/finance/cn_jjyf/bgt/20130617/522894.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